康熙字典

慊字取名参考

慊
拼音qiàn qiè 注音ㄑㄧㄢˋㄑㄧㄝˋ
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
康熙笔画(慊:14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10画
五笔nuvo|nuvw 郑码uuxk 仓颉ptxc
四角号码98037 统一码基本区 U 614A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嫌疑。

取名寓意:慊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59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3%,男孩名字占48%,女孩名字占:52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慊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慊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慊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è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慊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慊字,晚辈忌讳用慊字取名。

慊同五行吉利字

慊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398   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古簟切,音歉。《廣韻》恨也。《玉篇》切齒恨也。《集韻》意不滿也。

又通作謙。《禮·大學》此之謂自謙。《註》讀爲慊。慊之言厭也,謂誠意自足。《朱註》快也,足也。亦通作嗛。《荀子·榮辱篇》臭之而無嗛於鼻。《註》與慊同。《史記·文帝紀》天下人民,未有嗛志。

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詰叶切《韻會》乞協切,𠀤音匧。《集韻》足也。或从口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盡去而後慊。

又《集韻》苦兼切,音謙。意不足也。

又《集韻》賢兼切,音嫌。《說文》疑也。或省作兼。或通作嫌。《前漢·趙充國傳》婾得避慊之便。《師古註》慊,亦嫌字。

又《集韻》離鹽切,音廉。《說文》帷也。或从巾从廉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心部】慊

疑也。从心兼聲。戶兼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疑也。

疑者,惑也。故下文受之以惑。今字多作嫌。按女部嫌者,不平於心也。一曰疑也。不平於心爲嫌之正義。則嫌疑字作慊爲正。今則嫌行而慊廢。且用慊爲歉。非是。又或用慊爲㥦。尤非是。大學。此之謂自謙。注曰。謙讀爲慊。慊之言猒也。凡云之言者,皆就字之本音本義而轉之。猒足,非慊之本義也。至若鄭本周易爲其慊於陽。故偁龍焉。鄭注云。慊讀爲羣公溓之溓。古書篆作立心與水相近。讀者失之。故作慊。溓,襍也。陰謂此上六也。陽謂今消息用事乾也。上六爲蛇。得乾氣襍似龍。此鄭注則易慊爲溓。皆不用字之本義也。

从心。兼聲。

戸兼切。七部。

汉语字典

qiàn

形容词

1、(形声。从心,兼声。( xián)本义:嫌疑)

2、同本义

贵不慊于上者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

婾得避慊之便。——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

3、通“歉”。不足的

慊,贫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吾何慊乎哉?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宫室舆服,盖慊如也。——陆机《辩亡论》

4、又如:慊如(不足的样子);慊然(不满足的样子);慊慊(心不满足、心有嫌恨的样子)

5、恨的,不满的

贵不慊于上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。注:“慊,恨不满之貌也。”

衣若县衰而意不慊。——《淮南子·齐俗》

6、又如:慊苦(遗憾怨苦);慊恨(怨恨;遗憾)

qiàn

动词

1、通“惬”。快心,满意

行有不慊于心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
2、另见 qiè

qiè

动词

1、满足。如:慊心(快意;满意);慊意(满意);慊足(满足)

2、另见 qià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