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慨字取名参考

慨
拼音kǎi 注音ㄎㄞˇ
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
康熙笔画(慨:15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11画
五笔nvcq|nvaq 郑码uxhr 仓颉paiu
四角号码91012 统一码基本区 U 6168 结构左中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多才贤能,出外吉祥,刑偶伤子,中年隆昌,晚年劳神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豪爽、激昂、正气的意思。

取名寓意:慨字用着取名寓指豪爽、正直、充满激情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80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8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慨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慨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慨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ǎi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慨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慨字,晚辈忌讳用慨字取名。

慨同五行吉利字

慨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399   同文本:P1648   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口漑切,音欬。忼慨,壯士不得志也。从心旣聲。《徐曰》內自高亢憤激也。《後漢·馮良傳》慨然恥在厮役。

又悲也。《禮·檀弓》旣葬,慨焉如不及。《疏》中心悲也。

又《檀弓》練而慨然。《註》憂悼在心之貌。

又通作愾。《晉書·陸機傳》登壇忼愾。

又叶去吏切,音器。《賈誼·旱雲賦》遂積聚而合沓兮,相紛薄而慷慨。若飛翔之縱橫兮,揚波怒而澎濞。考證:〔《禮·檀弓》旣葬,慨然如不及。〕謹照原文慨然改慨焉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心部】慨

忼慨,壯士不得志也。从心旣聲。古溉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慨,情绪高亢激愤,是壮士雄心不遂的状态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旣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忼慨也。

依全書通例正。忼慨雙聲也。他書亦叚愾爲之。作忼愾。

从心。旣聲。

苦漑切。十五部。

汉语字典

kǎi

形容词

1、(形声。从心,既声。本义:不得志而愤激)

2、同本义

慨,忼慨壮士不得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。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3、又如:愤慨;慨切(愤激而恳切);慨爽(慷慨爽朗);慨慷(情绪激昂)

4、疲惫的样子

慨焉如不及,其反而息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注:“慨,惫貌。”

kǎi

动词

1、假借为“嘅”。感慨,叹息(因悲痛、不愉快而发出的叹息)

情慨慨而长怀兮。——《楚辞·怨思》。注:“叹貌。”

慨长思而怀古。——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

慨含唏而增愁。——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

自以本志不遂,深自慨失。——《晋书·谢安传》

万方声一慨,吾道竟何之?——杜甫《秦州杂诗》

2、又如:慨慷(感慨;激动);慨慨(叹息的样子);慨叹(感慨叹息);慨念(感慨,怀念);慨恨(感慨遗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