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枇字取名参考

枇
拼音 注音ㄆㄧˊ
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8画
康熙笔画(枇:8)画 部外4画
五笔sxxn 郑码frrr 仓颉dpp
四角号码42910 统一码基本区 U 6787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常绿乔木,叶大质厚,长椭圆形,背面有绒毛。果实圆球形,也叫"枇杷",淡黄或橘黄色,味甜可口。叶和果核可供药用。

取名寓意:枇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1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4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枇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枇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枇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í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枇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枇字,晚辈忌讳用枇字取名。

枇同五行吉利字

枇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14   同文本:P1650   

《唐韻》房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頻脂切,𠀤音皮。詳杷字註。

又《白居易·山枇杷詩》深山老去惜年華,況對東溪野枇杷。作入聲讀,薄密切,音弼。

又《廣韻》𤰞履切,音匕。與朼同。所以載牲體也。《孔穎達·雜記疏》從鑊以枇升入於鼎,從鼎以枇載之於俎也。

又《廣韻》毗至切,音俾。細櫛。《釋名》枇,言細相比也。

又《集韻》次也。

又《集韻》駢迷切,音鼙。楖木。

又《集韻》篇迷切,音批。義同。或作枈。考證:《釋名》枇,其細相比也。〕謹照原文其改言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六】【木部】枇

枇杷,木也。从木比聲。房脂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枇杷木也。

四字句。

從木。比聲。

房脂切。十五部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动词

(1) 通“匕”。食器

杵以梧,枇以桑,长三尺。——《礼记·杂记让》

(2) 通“篦”。用篦子梳发

头不枇沐,体生疮肿。——《后汉书·济北惠王寿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