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枯字取名参考

枯
拼音 注音ㄎㄨ
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枯:9)画 部外5画
五笔sdg 郑码fej 仓颉djr
四角号码44960 统一码基本区 U 67AF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温和贤淑,清雅伶俐,有成人之美德,中年平凡,晚年吉祥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草木干萎。

取名寓意:枯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4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1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枯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枯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枯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ū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枯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枯字,晚辈忌讳用枯字取名。

枯同五行吉利字

枯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17   

《唐韻》苦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空胡切,𠀤音刳。《說文》槀木也。《史記·諸侯表》摧枯朽者易爲力。

又《周禮·天官·鄭註》童枯不稅。《疏》山林不茂爲童,山澤無水爲枯。

又《集韻》後五切,音戸。竹名。通作楛。詳楛字註。

又叶苦禾切,音科。《黃庭經》金鈴朱帶坐婆娑,調血理命身不枯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六】【木部】枯

槀也。从木古聲。《夏書》曰:“唯箘輅枯。”木名也。苦孤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枯,枯槁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古”是声旁。《夏书》上说:“唯有箘竹、簵竹和枯木”,枯,树名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槁也。從木。古聲。

苦孤切。五部。

夏書曰。唯箘輅枯。

禹貢文。今尚書作惟箘簵楛。按惟作唯。轉寫誤也。輅當依竹部引書作簬。楛作枯,則許所據古文尚書如是。竹部引書作楛。非也。

枯,

逗。各本無此字。今補。

木名也。

此釋書之枯非枯槀之義。如引堲讒說,而又釋堲。引曰圛,而又釋圛。引布重?席,而又釋?。皆非堲,圛,?本義。必別釋以曉人也。木名,未審何木。周易大過之枯。鄭音姑。謂無姑山榆。周禮壺𣵠氏。杜子春讀橭爲枯。云枯榆,木名。疑當是枯榆也。而馬云可以爲箭。或謂枯乃楛之假借。未知其審。考工記注引尚書箘簵枯。音義曰,枯,尚書作楛。鄉射禮注引國語肅愼貢枯矢。音義曰。枯,字又作楛。然則鄭所據尚書,國語皆作枯與許所據合也。

汉语字典

形容词

1、(形声。从木,古声。本义:枯槁,草木干枯)

2、同本义

枯,槁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草木蚤枯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——白居易《赋得古草原送别》

草枯鹰眼疾。——唐·王维《观猎》

载燥荻枯柴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菀枯顷刻。——(英)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八月禾未枯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3、又如:枯荣(草木的繁荣与凋零。后指盛衰;也指干涸,干竭);枯凋(枯槁凋零);枯索(草木枯萎全无生机);枯梧(枯萎的梧桐;泛指枯木。喻卑小的职位);枯鱼(干鱼;鱼干;比喻处于困境的人);枯腊(枯干的肉,指尸体)

4、弃市暴死

捶笞膑脚,斩断枯磔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。杨倞注:“枯,弃市暴尸也。”

5、又如:枯磔(古代的两种重刑。枯,指弃市暴死;磔,指车裂)

形容词

1、干涸

江河之水,驰涌滑漏,席地长远,无枯竭之流,本源盛矣。——《论衡·效力》

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山林川泽之数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·司书》。注:“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。”。疏:“山林不茂为童、川泽无水为枯。”

2、又如:枯池(干涸的池塘);枯渴(干渴);枯鱼之肆(比喻身在穷途)

3、空

过其枯城,或蘖青青。——《太玄差》。范望注:“枯,虚也。”

4、又如:枯守(空守);枯城(荒废的旧城);枯煎(空受熬煎)

5、干

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。《外子·外物》

6、又如:枯窘(枯竭贫乏);枯泪(泪已哭尽);枯灭(消灭尽)

7、干瘦;憔悴

开若枯骸,心若死灰。——《庄子·知北游》

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
8、又如:枯悴(憔悴);枯黧(憔悴黧黑);枯黯(憔悴而灰暗);枯羸(憔悴羸弱)枯毁(瘦弱,毁损)

9、乏味,无趣。如:枯住(枯燥乏味地居住);枯禅(佛教徒指静坐参禅。又指闲坐,闲聊)

名词

1、枯朽的树木

人皆集于苑,己独集于枯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二》

2、肉已烂尽的骸骨

泽及骴骨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。高诱注:“骨有肉曰骴,无曰枯。”

3、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。如:茶枯;菜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