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枹字取名参考

枹
拼音bāo 注音ㄅㄠㄈㄨˊ
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枹:9)画 部外5画
五笔sqnn 郑码fry 仓颉dpru
四角号码47912 统一码基本区 U 67B9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枹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8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6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枹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枹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枹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枹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枹字,晚辈忌讳用枹字取名。

枹同五行吉利字

枹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17   同文本:P1650   

《唐韻》防無切,音夫。《說文》擊鼓杖也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左幷轡,右援枹而鼓,馬逸不能止。《管子·小匡篇》介冑執枹立于軍門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芳無切,音敷。
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房尤切《正韻》房鳩切,𠀤音浮。義𠀤同。

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楊,枹薊。《釋文》音孚。《集韻》敷、浮二音。又縣名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枹䍐。註音鈇。金城之縣也。

又《韻會》班交切,音包。《爾雅·釋木》樸,枹者。《註》樸屬,叢生爲枹。考證:〔《左傳·成二年》左執轡。〕謹照原文執改幷。〔《管子·大匡篇》介曹執枹立于軍門。〕謹照原文大匡改小匡。介曹改介冑。〔《爾雅·釋草》楊枹薊。《郭註》音孚。〕謹照原文郭註改釋文。〔又他結切,音鐵。《史記·武帝紀》枹䍐。《註》金城縣名。〕謹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,枹字均無他結切之音。史記武帝紀亦無枹䍐之文。惟漢書有之。謹改:又縣名。前漢武帝紀枹䍐。註音鈇。金城之縣也。又按漢書註音鈇,與音敷相近。謹移於敷浮二音之下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六】【木部】枹

擊鼓杖也。从木包聲。甫無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𡔷柄也。

柄各本作杖。今依文𨕖注,玄應書正。左傳音義引字林亦作柄。左傳。右援桴而𡔷。禮運,明堂位皆云。凷桴土𡔷。玄應云。衞宏詔定古文官書。枹桴二字同體。音扶鳩切。𡔷椎也。按桴本訓棟。借爲𡔷柄字耳。

從木。包聲。

甫無切。按當依廣韵縛謀切。三部。

汉语字典

bāo

名词

1、枹树。有的地区叫小橡树一种落叶乔木,叶子互生,略呈倒卵形,边缘有粗锯齿,花单性,雌雄同株。种子可用来提取淀粉,树皮可以制栲胶

2、另见

其它字义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木,包声。本义:鼓槌) 同本义

枹止响腾,余韵徐歇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2、又如:枹端(鼓锤的头);枹鼓(鼓锤和鼓)

3、另见 bā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