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栀字取名参考

栀
拼音zhī 注音
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梔:11)画 部外7画
五笔srgb 郑码fpay 仓颉dhmu
四角号码42912 统一码基本区 U 6800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一种灌木或小乔木,因其芳香的白花而被长期栽培。

取名寓意:栀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8308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5%,男孩名字占55%,女孩名字占:4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栀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栀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栀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ī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栀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栀字,晚辈忌讳用栀字取名。

栀同五行吉利字

栀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29   同文本:P1651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章移切,音支。《說文》黄木可染。《博雅·釋木》梔子,㮁桃也。《唐本草》一名木丹,一名越桃。《圖經》生南陽川谷,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。木高七八尺,葉似李而堅硬,二三月生白花,夏秋結實如訶子狀,生靑熟黃,中仁深紅。

又名鮮支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鮮支黃礫。

又梔之花葉差大者,謂之林蘭。《謝靈運·山居賦》林蘭近雪而揚猗。

又作巵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千畝巵茜。

又《爾雅·釋木》桑㸤有葚梔。見椹字註。考證:〔《說文》木實可染。〕謹照原文木實改黄木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六】【木部】梔

木實可染。从木巵聲。章移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黃木。可染者。

各本篆文誤作桅。今依韵會所據本正。小徐云。史記貨殖傳千畞卮茜,又書記多言鮮支,皆此。是鍇本固作栀字。證一。玉篇列字次弟與說文同。而梇楰杒榙四字之閒字作栀之移切。不作桅。桅字乃在下文孫强等增竄之処。證二。水部染下引裴光遠曰從木。木者所以染。桅茜之屬也。此用史記栀茜。而亦譌作桅。證三。桅,今之栀子樹。實可染黃相如賦謂之鮮支。史記假卮爲之。

從木。卮聲。

卮各本誤作危。音過委反。今依韵會所據正。章移切。十六部。釋木。桑辨有葚栀。此別一義。

汉语字典

zh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