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竝字取名参考

竝
拼音bìng 注音ㄅㄧㄥˋ
部首立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0画
康熙笔画(竝:10)画 部外5画
五笔uug 郑码susu 仓颉ytyt
四角号码00118 统一码基本区 U 7ADD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同“并”,并且,全都。

取名寓意:竝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6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3%,男孩名字占51%,女孩名字占:49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竝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竝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竝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ìng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竝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竝字,晚辈忌讳用竝字取名。

竝同五行吉利字

竝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70   

《廣韻》蒲迥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部迥切,𠀤音倂。《類篇》倂也,比也,皆也,偕也。《書·立政》以竝受此丕丕基。《詩·齊風》竝驅從兩肩兮。《禮·禮運》聖人參於天地,竝於鬼神。

又《類篇》蒲浪切,傍去聲。近也。《晉書·百官志》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,散騎竝乘輿車。

又連也。《史記·大宛傳》竝南山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北竝勃海。

又《類篇》部滿切,讀如伴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牂柯郡屬縣。《註》竝,音伴。亦作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