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竦字取名参考

竦
拼音sǒng 注音ㄙㄨㄥˇ
部首立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2画
康熙笔画(竦:12)画 部外7画
五笔ugki|uskg 郑码sufj 仓颉ytdl
四角号码05196 统一码基本区 U 7AE6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刑偶伤子,中年吉祥,清雅伶俐,晚年劳神,欠子之字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恐惧,惧怕。伸长脖子,提起脚后跟站着。

取名寓意:竦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47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3%,男孩名字占52%,女孩名字占:4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竦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竦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竦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ǒng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竦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竦字,晚辈忌讳用竦字取名。

竦同五行吉利字

竦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72   

〔古文〕𢷜𢖗《廣韻》息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荀勇切《正韻》息勇切,𠀤音悚。《說文》敬也,自申束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寡人將竦意而覽焉。

又懼也。《詩·商頌》不戁不竦。《註》懼也。

又上也。《楚語》竦善抑惡。

又《集韻》竦,動也。

又《釋名》竦,從也。體皮皆從引也。

又鳥名。《山海經》灌題之山有鳥焉,見人則躍,名曰竦斯,其鳴自呼。

又與聳同。《揚雄·長楊賦》整輿竦戎。《註》方言曰:西漢之閒相觀曰聳,竦與聳古字通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立部】竦

敬也。从立从束。束,自申束也。息拱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敬也。

敬者,肅也。商頌傳曰。竦,懼也。此謂叚竦爲愯也。愯者,懼也。?下曰。竦手。謂手容之恭上其手也。周南毛傳曰。喬,上竦也。

从立。从束。

㑹意。息拱切。九部。

束,自申束也。

古書多言申束。韓非引周書曰。申之束之。申俗作伸。申之使舒。束之使促。常相因互用也。

汉语字典

sǒng

动词

1、(会意。从立,从束。立,站着。束,约束。本义:肃敬;恭敬)

2、同本义

竦,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敬者,肃也。”

巫从旁望空代祝,唇吻翕辟,不知何词。各各竦立以听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3、又如:竦然(肃然起敬的样子);竦听(肃然敬听);竦立(恭敬的站着);竦敬(肃然起敬);竦惧(肃立惶恐)

4、(企立,伸长脖子、提起脚跟站着)

寡人将竦意而览焉。——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

竦余身而顺止兮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士卒皆山东人,竦而望归。——《汉书·韩王信传》

夫临搏而企竦,闻乐而窃者,或有赏音而识道也。——《文选·曹植·求自试表》

5、又如:竦首(抬头);竦企(引领举踵以待);竦耳(竖起耳朵)

6、耸立
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
7、又如:竦杰(高高地耸立);竦立(竖立);竦峙(耸立,高耸峙立);竦拔(高耸挺拔);竦峭(高峻;陡峭);竦竦(高耸貌);竦垒(耸立叠起);竦石(耸立的石头);竦秀(挺拔秀丽;庄重文雅)

8、通“耸”。往上跳

若士举臂而竦身,遂入云中。——《淮南子·道应》

举戈林竦,挥锋电灭。——《文选·木华·海赋》

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,将悲哀摆脱。——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

9、又如:竦身(耸身。纵身向上跳);竦辔(纵辔。谓骑马)

10、振动;振作

夫周秦之末,三五之隆,已尝专意散财,厚爵禄,竦精神,举天下以求之矣。——《汉书》

11、又如:竦神(振作精神);竦健(振奋强健);竦动(抖动;震动)

12、执;握

竦长剑兮拥幼艾,荪独宜兮为民正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九歌·少司命》

13、又如:竦剑(仗剑;持剑)

14、通“悚”。恐惧

竦,惧也。——《尔雅·释诂》

不戁(nǎn恐惧)不竦,百禄是总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
弃甲负弩,战竦而却。——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

怒形则千里竦,威振则万物伏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传》

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,忽听得背后“哑”…的一声大叫;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。——鲁迅《药》

即拜(班)伯为定襄太守,定襄闻伯素贵,年少,自请治剧,畏其下车作威,吏民竦息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》

15、又如:竦息(恐惧不安的样子);竦动(惊动);竦然(惊惧的样子)

16、通“怂”。劝戒。如:竦耸(怂恿);竦戎(劝戒戎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