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箠字取名参考

箠
拼音chuí 注音ㄔㄨㄟˊ
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箠:14)画 部外8画
五笔ttgf 郑码mmeb 仓颉hhjm
四角号码88105 统一码基本区 U 7BA0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箠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5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箠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箠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箠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í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箠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箠字,晚辈忌讳用箠字取名。

箠同五行吉利字

箠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89   

《集韻》是爲切,音垂。竹名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其竹則篠簳、箛箠。

又《廣韻》竹垂切《集韻》株垂切,又中葵切,𠀤音追。竹節也。

又《廣韻》之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主蘂切,𠀤音捶。擊馬策也。《史記·張耳陳餘傳》杖馬箠,下趙數十城。

又《集韻》是棰切,音菙。義同。

又笞𠛬也。《前漢·𠛬法志》景帝中六年定箠令,笞者箠長五尺,其本大一寸,其竹也末薄半寸,皆平其節。當笞者笞臋,毋得更人。畢一罪,乃更人。自是笞者得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