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绞字取名参考

绞
拼音jiǎo 注音ㄐㄧㄠˇ
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絞:12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6画
五笔xuqy|xury 郑码zsoo 仓颉vmyck
四角号码20148 统一码基本区 U 7EDE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有爱情烦恼,病弱短寿,清雅多才,多灾难之字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拧合,扭紧。

取名寓意:绞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0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4%,男孩名字占55%,女孩名字占:4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绞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绞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绞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ǎo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绞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绞字,晚辈忌讳用绞字取名。

绞同五行吉利字

绞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22   
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古巧切《集韻》吉巧切,𠀤音狡。《說文》縊也。《玉篇》繞也。《廣韻》縛也。《左傳·哀三年》若其有罪,絞縊以戮。《註》絞,所以縊人物。

又《論語》直而無禮則絞。《何晏註》絞,絞剌也。《疏》絞,剌人之非也。

又國名。《左傳·桓十一年》鄭人軍于蒲騷。將與隨、絞、州、蓼伐楚師。《註》絞,國名。

又姓。《廣韻》出《何氏姓苑》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何交切,音爻。《禮·玉藻》絞衣以裼之。《註》絞,蒼黃之色也。

又《禮·喪大記》小斂布絞。《註》絞,旣斂所用束堅之者也。《釋名》已衣所以束之曰絞。絞,交也,交結之也。

又《集韻》居效切,音敎。繒黑黃色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】【交部】絞

縊也。从交从糸。古巧切文三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绞,用绳子勒颈而死。字形采用“交、糸”会义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縊也。

糸部縊下曰。縊,絞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古曰絞曰縊者,謂㒳繩相交。非獨謂經死。禮喪服絞帶者,繩帶也。㒳繩相交而緊謂之絞。論語。直而無禮則絞。好直不好學。其蔽也絞。馬融曰。絞,剌也。鄭云。急也。剌盧達切。乖剌也。與鄭義無異。急則無不乖剌者也。皇侃,陸德明乃讀爲譏刺。七賜反。其繆甚矣。

从交糸。

會意。交糸者,㒳絲相切也。此篆不入糸部者,重交也。交亦聲。古巧切。二部。

汉语字典

jiǎo

动词

1、(会意。从交,从糸( ),表示与线丝有关,交亦声。本义:用两股以上的细长条扭结成一根绳索;扭,拧)

2、同本义

绞,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两绳相交而紧谓之绞。”

绞带。——《仪礼·丧服》

绞,横三缩一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注:“所以收束衣服为坚急者也,以布为之。”

两股相交谓之绞。——《礼记·杂记》疏

3、又如:绞带(古代丧礼中所系麻带);绞绡(生丝织成的薄纱、薄绸);把铁丝绞在一起;绞汁(挤压汁水);绞巾(拧毛巾)

4、缠绕

根绞怪石,不土而植。——柳宗元《晋问》

5、又如:绞脚(包脚布);绞石(某种条状物缠绕石头)

6、旧时死刑的一种。缢死;勒死绞缢以戮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。注:“绞,所以缢人物。”

7、又如:绞缢(用绳子勒死)

8、犹搅。如:绞心;绞纷(交纷。错杂);绞尽脑汁

9、剪;裁。如:绞不了布,做不成衣

jiǎo

形容词

1、急切

至言往至绞。——《曾子·侈靡》。注:“谓急也。”

直而无礼则绞。——《论语·泰伯》。郑注:“绞,急也。”

叔孙绞而婉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。注:“切也。”

2、又如:绞切(急切);绞直(急躁而率直);绞急(急切);绞讦(急切指责别人的过失)

jiǎo

量词

纱线或丝的一束。如:一绞毛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