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缫字取名参考

缫
拼音sāo 注音ㄙㄠ
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繅:17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11画
五笔xvjs 郑码zzkf 仓颉vmvvd
四角号码22194 统一码基本区 U 7F2B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缫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9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4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缫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缫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缫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缫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缫字,晚辈忌讳用缫字取名。

缫同五行吉利字

缫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37   

〔古文〕𦃨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蘇遭切《正韻》𠀤音騷。《說文》繹繭出絲也。《禮·祭儀》夫人繅三盆手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子皓切,音早。義同。

又《五經文字》繅,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。《周禮·春官·典瑞》王晉大圭執鎭圭,繅藉五采五就。《註》繅有五采文,所以薦玉。

又《司几筵》加繅席畫純。《註》繅,讀爲藻。《儀禮·聘禮》圭與繅,皆九寸。《註》雜采曰繅。古文或作藻。今文作璪。《集韻》繅,或作繰𦃐。《廣韻》俗又作縿,非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繅

繹繭爲絲也。从糸巢聲。穌遭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繹繭爲絲也。从糸。巢聲。

穌遭切。二部。俗作繰。乃帛如紺色之字。

汉语字典

繅、繰 sāo

动词

1、煮茧抽丝

夫人蚕缫,以为衣服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》

2、又如:缫车(缫丝用的器具);缫盆(浸茧的盆)

3、通“藻”。文彩;修饰

五采缫,十有二就。皆五采,玉十有二,玉笄,朱紘。——《周礼·夏官·弁师》

4、“繰”

5、另见 qiā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