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耏字取名参考

耏
拼音ér nài 注音ㄦˊㄋㄞˋ
部首而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耏:9)画 部外3画
五笔dmje 郑码glpd 仓颉mbhhh
四角号码12222 统一码基本区 U 800F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耏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03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3%,男孩名字占54%,女孩名字占:4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耏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耏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耏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ér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耏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耏字,晚辈忌讳用耏字取名。

耏同五行吉利字

耏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61   同文本:P1664   

《廣韻》奴代切《集韻》乃代切,𠀤音奈。《說文》罪不至髠也。《註》徐鍇曰:但鬀其頰毛而已。《前漢·功臣侯表》耏爲鬼薪,亦作耐。詳耐字註。

又《廣韻》𩓣也。

又《廣韻》如之切《集韻》人之切《正韻》如支切,𠀤音而。《玉篇》頰鬚也。《釋名》耳耏也。耳有一體,屬著兩邊,耏耏然也。《後漢·章帝紀》冒耏之類。《註》言鬚鬢多,蒙冒其面。

又姓。《左傳·文十年》耏班御皇父充石。

又《玉篇》髵,亦作耏。獸多毛。考證:〔《釋名》耏,耳耏也。〕謹照原文耳上省耏字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九】【而部】耏

罪不至髡也。从而从彡。耐,或从寸。諸法度字从寸。奴代切文二 重一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罪不至髡也。

罪當作辠。高帝紀。令郞中有罪耐以上請之。應劭曰。輕罪不至於髡。完其耏鬢。故曰耏。古耏字从彡。髮膚之意也。杜林以爲法度之字皆从寸。後改如是。言耐罪以上皆當先請也。耐音若能。按耐之罪輕於髡。髡者,𩮜髮也。不𩮜其髮。僅去須鬢。是曰耐。亦曰完。謂之完者,言完其髮也。㓝法志曰。當髡者完爲城旦舂。王粲詩。許歴爲完士。一言猶敗秦。江遂曰。漢令謂完而不髡曰耐。然則應仲遠言完其耏鬢,正謂去而鬢而完其髮耳。

从彡而。而亦聲。

彡拭畫之意。此字从彡而。彡謂拂拭其而去之。會意字也。而亦聲。當如之切。一部。大徐奴代切。非是。

汉语字典

ér

名词

胡须

当耏者完为城旦舂。——《刑法志》

耏罪亡命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。注:“轻刑之名。一岁刑为罚作,二岁刑以上为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