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胞字取名参考

胞
拼音bāo 注音ㄅㄠ
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胞:11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5画
五笔eqnn 郑码qry 仓颉bpru
四角号码77212 统一码基本区 U 80DE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刑偶伤子,身弱多病,清雅伶俐,晚年吉祥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胞衣,中医指胎膜和胎盘。

取名寓意:胞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210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3%,男孩名字占55%,女孩名字占:4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胞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胞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胞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胞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胞字,晚辈忌讳用胞字取名。

胞同五行吉利字

胞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79   

《廣韻》匹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披交切,𠀤音拋。《說文》兒生裹也。《博雅》人四月而胞。《莊子·外物篇》胞有重閬,心有天遊。《註》胞,腹中胎。閬空曠也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善臧我兒胞。《師古註》音苞。謂胎之衣也。

又《戰國策》夫癘雖癰腫胞疾。

又《廣韻》布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班交切,𠀤音包。

又《集韻》方鳩切,否平聲。義𠀤同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蒲交切。與庖同。肉吏也。《禮·祭統》夫祭有畀輝胞翟閽者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湯以胞人籠伊尹。《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》胞人,都水均官三長丞。《註》胞與庖同。胞人,主掌宰割者也。

又《五音集韻》匹貌切,音奅。面生氣也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九】【包部】胞

兒生裹也。从肉从包。匹交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胞,婴儿生在其中的娘胎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包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兒生裹也。

包謂母腹。胞謂胎衣。小雅。不屬于毛。不離于裏。箋云。今我獨不得父皮膚之氣乎。獨不處母之胞胎乎。釋文胞音包。今俗語同胞是也。其借爲脬字,則讀匹交切。脬者,旁光也。腹中水府也。

从肉包。

包子之肉也。不入肉部者,重包也。包亦聲。匹交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汉语字典

bāo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肉,包声。“包”亦兼表字义。本义:胎衣)

2、同本义

胞,儿生裹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同胞之徒。——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

善臧我儿胞。——《汉书·外戚传》

3、又如:胞衣地(埋胞衣的地方);胞胎(犹胞衣。常指娘胎)

4、同胞

5、

形容词

同父母所生者。如:胞兄弟;胞姐妹;胞叔

6、同一国家的人。如:港胞;同胞(同国人);难胞

7、细胞的简称。如:胞器;胞间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