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蒹字取名参考

蒹
拼音jiān 注音ㄐㄧㄢ
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
康熙笔画(蒹:16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10画
五笔auvo|auvw 郑码euxk 仓颉ttxc
四角号码44237 统一码基本区 U 84B9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意指初生的芦苇。由于芦苇与玉树贵贱悬殊,后也用以比喻人与人对比不相称,如蒹葭倚玉。

取名寓意:蒹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62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7%,男孩名字占55%,女孩名字占:4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蒹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蒹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蒹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ān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蒹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蒹字,晚辈忌讳用蒹字取名。

蒹同五行吉利字

蒹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050   同文本:P1667   

《唐韻》古甜切《正韻》古嫌切,𠀤音兼。《說文》雚之未秀者。《詩·秦風》蒹葭蒼蒼。《傳》蒹,薕也。《疏》似雚而細,高數尺。陸璣云:水草,堅實,牛食之令牛肥强,靑、徐州人謂之蒹。考證:〔《詩·秦風》蒹葭蒼蒼。《疏》靑徐州人謂之簾。〕謹照原文簾改蒹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一】【艸部】蒹

雚之未秀者。从艸兼聲。古恬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?之未秀者。

蒙上茅秀而及?之秀與未秀也。凡經言?葦,言蒹葭,言葭菼皆竝舉二物。蒹,菼,?一也。今人所謂荻也。葭,葦一也。今人所謂蘆也。?一名薍,一名鵻,一名蒹。葦一名華。釋艸曰。葭華,蒹薕。每二字爲一物。又曰。葭藘,菼薍。亦每二字爲一物。葭蘆卽葭華也。菼薍卽蒹薕也。夏小正傳,毛公,許君說皆同此。舍人,李巡,樊光則云蘆薍爲一艸。陸璣,郭樸則又蒹葭菼爲三矣。夏小正七月秀?葦傳曰。未秀則不爲?葦。秀然後爲?葦。又曰。?未秀爲菼。葦未秀爲蘆。按已秀曰?。未秀則曰蒹,曰薍,曰菼也。於此不列?篆者。以小篆大篆隔之也。

从艸。兼聲。

古恬切。七部。

汉语字典

jiān

名词

初生的芦苇?。如:蒹葭(蒹:未曾秀穗的芦荻;葭:初生的芦苇。两者都是常见的贱值水草);蒹葭倚玉(因为芦苇与玉树贵贱悬殊,后用以比喻人与人对比不相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