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虿字取名参考

虿
拼音chài 注音ㄔㄞˋ
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蠆:19)画 部外13画
五笔dnju|gqju 郑码ayi 仓颉mslmi
四角号码10136 统一码基本区 U 867F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虿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06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3%,男孩名字占52%,女孩名字占:4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虿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虿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虿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à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虿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虿字,晚辈忌讳用虿字取名。

虿同五行吉利字

虿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099   

《唐韻》丑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丑邁切,𠀤音慸。《玉篇》螫蟲。《詩·小雅》彼君子女,卷髮如蠆。《箋》蠆尾末揵然,似婦人髮末曲上卷然。《孝經緯》蜂蠆垂芒,爲其毒在後。《左傳·僖二十二年》蠭蠆有毒。《註》《通俗文》云:蠆,長尾謂之蠍。《魏志·華佗傳》彭城夫人夜之廁,蠆螫其手,佗令溫湯漬其中。

又人名。《左傳·襄九年》公孫蠆、公孫舍之及其大夫門子,皆從鄭伯。

又與蔕通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睚眦蠆芥。《註》蠆芥,刺鯁也。

又《集韻》他達切,音撻。義同。或作䘍。

说文解字

汉语字典

chài

名词

蛇、蝎类的毒虫的古称。如:虿盆(古代酷刑。将作弊官人跣剥干净,送下坑中,喂毒蛇);虿尾(蝎类毒虫的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