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衮字取名参考

衮
拼音gǔn 注音ㄍㄨㄣˇ
部首衣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0画
康熙笔画(衮:10)画 部外4画
五笔uceu 郑码sozr 仓颉ycihv
四角号码00732 统一码基本区 U 886E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本义指画龙于衣。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(古代最高的官)穿的礼服。

取名寓意:衮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1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9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衮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衮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衮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ǔn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衮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衮字,晚辈忌讳用衮字取名。

衮同五行吉利字

衮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112   同文本:P1114   同文本:P1669   

〔古文〕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𠀤古本切,音滚。天子服也。《正韻》龍衣法服也。《說文》天子享先王,卷龍繡于下幅,一龍蟠阿上向。《詩·豳風》我覯之子,袞衣繡裳。《周禮·天官·司服》享先王,則袞冕。《註》兗,龍衣也。《儀禮·覲禮》天子袞冕負斧扆。《註》袞衣者,裨之上也。

又與卷通。《禮·王制》三公一命卷。《註》卷,俗讀也,其通則曰袞。

又袞袞。《晉書·王戎傳》裴頠論前言往行,袞袞可聽。

又《韻會》亦作裷。《荀子·富國篇》天子袾裷衣冕。與袞同。考證:〔《荀子·富國篇》天子袾裷衣冕。通作袞。〕謹照原文通作袞改與袞同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八】【衣部】衮

天子享先王,卷龍繡於下幅,一龍蟠阿上鄉。从衣公聲。古本切〖注〗𧚹,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衮,天子祭奉先王时候穿的特制服装,龙袍下端是刺绣的卷曲的云龙,龙头则沿着龙袍上端弯曲向上。字形采用“衣”作边旁,采用 “公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天子亯先王。

句。

卷龍繡於下常。

句。周禮司服曰。王之吉服。享先王則衮冕。鄭仲師云。衮、卷龍衣也。豳風。衮衣繡裳。傳曰。衮衣、卷龍衣也。卷龍謂龍拳曲。禮記衮衣字皆作卷。鄭於王制釋之曰。卷、俗讀也。其通則曰衮。葢衮與卷古音同。故記假卷爲衮也。鄭云。周制以日月星辰畫於旌旗。而冕服九章。初一曰龍。次二曰山。次三曰華蟲。次四曰火。次五曰宗彝。皆畫於衣。次六曰藻。次七曰粉米。次八曰黼。次九曰黻。皆繡於裳。則衮之衣五章。裳四章。凡九也。許於糸部引書山龍華蟲作繪云。會五采繡也。此又云繡龍於裳。其釋黺則曰畫粉也。皆與鄭正相反。葢鄭說未出以前。許所據之說多不可攷矣。

幅一龍。蟠阿上鄉。

鄉今向字。小徐作卿。誤。幅一龍、謂每幅一龍也。凡裳前三幅。後四幅。然則繡龍者七與。蟠阿、曲皃也。上鄉、所謂升龍也。鄭注覲禮云。上公衮無陞龍。然則惟天子衮有升龍也。龍曲體而卬首。故曰蟠阿上鄉。 * 通引傳云。天子升龍。諸侯降龍。賈公彥云。此據衣服言。若旌旗則諸侯畫交龍。一象其升。一象其下復。

从衣。㕣聲。

㕣見口部及水部。古文沇州字也。衮以爲聲。故禮記作卷。荀卿作?。王純碑以衮爲衮州字。各本作公聲。篆體作?。公與衮雖雙聲。非同部。今正。按爾雅音義曰。衮、說文云从衣从㕣。㕣羊耎反。或云从公衣。从㕣當作㕣聲。或云从公衣五字非許語也。許明云天子衣矣。十四部。

汉语字典

gǔn

名词

1、(衮为衮的俗字。形声。从衣,公声。本义:画龙于衣。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(古代最高的官)穿的礼服)

2、同本义

3、中国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

衮,天子享先王。卷龙绣于下常。幅一龙,蟠阿上乡(向)。——《说文》

王之吉服,享先王则衮冕。——《周礼·司服》。司农注:“衮衣,卷龙衣也。”

我觏之子,衮衣绣裳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九罭》

4、(罭( )九罭:捕捉小鱼的细网)

吾有布衣之心,子有衮冕之志,各从所好,不亦善乎?——《后汉书·孔僖传》

5、(此处引申为登朝入仕)。又如:衮袍(天子的礼服);衮龙裘(绣有飞龙图案的裘皮礼服);衮衣(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;借指帝王或上公);衮冕(衮衣和冕。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)

6、古代上公穿的礼服,绣有龙纹。龙首向下,与天子礼服有别。后世称三公为衮

服衮而朝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7、指天子

弘纲既整,衮阙以补。——汉·蔡邕《胡公碑》

8、又如:衮职(指君主的职位);衮阙(喻君主的过失)

9、指三公

七在卿校,殊位特进;五登衮职,弭难入宁。——《后汉书·僖賜传》

10、(弭:止息;入,安定。)

11、又如:衮命(三公的职位);衮司(指三公的职位);衮华(借指三公的职位);衮职(古代指三公的职位;亦借指三公)

gǔn

动词

1、赐以衮衣。谓褒嘉。如:衮斧(衮钺。谓褒贬。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,给斧钺以示惩罚)

2、卷曲。如:衮叠(卷曲折叠)

3、后多作“滚”。滚;滚动

大孩儿闹攘攘,小孩儿衮球嬉嬉。——宋·佚名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