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蹁字取名参考

蹁
拼音pián 注音ㄆㄧㄢˊ
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6画
康熙笔画(蹁:16)画 部外9画
五笔khya 郑码jiwl 仓颉rmhsb
四角号码63127 统一码基本区 U 8E41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蹁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3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1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蹁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蹁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蹁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á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蹁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蹁字,晚辈忌讳用蹁字取名。

蹁同五行吉利字

蹁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230   

《唐韻》部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眠切,𠀤音跰。《說文》足不正也。一曰拖後足馬。或曰讀若徧。

又《晉書·石崇傳》牛本不遲,良由馭者制之,可聽蹁轅則𩢲矣。

又《廣韻》蹁躚,旋行貌。《張衡·東都賦》䠥𨇨蹁躚。

又《釋名》膝頭曰膊。或曰蹁。蹁,扁也。亦因形而名之也。

又《廣韻》布懸切《集韻》𤰞眠切,𠀤音邊。義同。或作𨇱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足部】蹁

足不正也。从足扁聲。一曰拖後足馬。讀若苹。或曰徧。部田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足不正也。

南都賦說舞曰。䠥𨇨蹁躚。卽上林賦之便跚蹩㞕也。

从足。扁聲。

部田切。十二部。

一曰拖後足馬。

拖俗字。當作拕。

讀若苹。

此十一部十二部合韵。

或曰徧。

讀如徧也。

汉语字典

pián

形容词

行走姿态不正貌

蹁,足不正也,从足扁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pián

名词

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,通称膝盖

膝头曰蹁;蹁,扁也,亦因形而名之也。——《释名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