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顑字取名参考

顑
拼音kǎn 注音ㄎㄢˇ
部首頁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8画
康熙笔画(顑:18)画 部外9画
五笔dgkm 郑码hmjg 仓颉irmbc
四角号码51286 统一码基本区 U 9851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顑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6%,男孩名字占46%,女孩名字占:54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顑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顑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顑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ǎn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顑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顑字,晚辈忌讳用顑字取名。

顑同五行吉利字

顑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407   

《廣韻》苦感切,音坎。《說文》飯不飽,面黃起行也。《廣韻》瘦也。《屈原·離騷》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,長顑頷亦何傷。《韓愈·送賈島歸范陽詩》欲以金帛酬,舉室常顑頷。《註》頷,顄也,顄即頤。顑,饑貌,言面頤虛浮也。

又《廣韻》玉陷切,音㺌。顑長面也。

又《集韻》苦紺切,音勘。食不飽也。

又呼紺切,酣去聲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九】【頁部】顑

飯不飽,面黃起行也。从頁咸聲,讀若戇。下感切。又,下坎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顑顲,

逗。二字各本無。今依全書通例補。曡韵字。

食不飽,面黃起行也。

離騒。長顑頷亦何傷。王注。顑頷,不飽皃。按許之顑顲卽顑頷也。離騷假借頷爲顲。許書單出頷篆。云面黃也。此恐淺人所增。廣韵。顑顲,瘦也。

𩑋。咸聲。

下感下坎二切。七部。廣韵苦感切。又作䫲。呼唵切。

讀若戆。

汉语字典

kǎn

形容词

(形声。从页,咸声。本义: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) 同本义

顑,饭不饱也面黄起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苛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,长顑颔亦何伤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。洪兴祖注:“顑颔,食不饱面黄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