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叛字取名参考

叛
拼音pàn 注音ㄆㄢˋ
部首又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叛:9)画 部外7画
五笔udrc|ugrc 郑码ubpx 仓颉fqhe
四角号码92547 统一码基本区 U 53DB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叛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6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0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叛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叛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叛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àn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叛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叛字,晚辈忌讳用叛字取名。

叛同五行吉利字

叛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66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薄半切,音畔。《說文》半也。从半,反聲。《徐曰》離叛也。《廣韻》奔他國也。

又《韻會》通作畔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漢王幷關中,而齊梁畔之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普半切,音判。煥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譬衆星之環北極,叛赫戲以煇煌。《註》言宮觀臺榭周于正殿,猶衆星環拱,光耀布散也。

又《集韻》或从火作炍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半部】叛

半也。从半反聲。薄半切文三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叛,分离。字形采用“半”作边旁,采用“反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半反也。

反,覆也。反者叛之全。叛者反之半。以半反釋叛。如以是少釋尟。

从半反。半亦聲。

按各本云。半也。从半反聲。轉寫者多奪字耳。薄半切。十四部。古多假畔爲叛。

汉语字典

pàn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反,半声。本义:背叛) 同本义

叛,乱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信中涂而叛之。——《楚辞·逢纷》

叛者,反背之辞也。——《左传释例》

侯不朝,兹谓叛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

叛者五人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定公八年》

天下皆叛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2、又如:众叛亲离;反叛(叛变);叛道(背叛正道);叛败(谋叛而败亡);叛镇(背叛朝廷的藩镇);叛附(叛变后另有依附);叛服(叛变或顺服);叛降(叛变投敌)

pàn

形容词

零乱的

约则义孤,博则辞叛。——《文心雕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