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呷字取名参考

呷
拼音xiā 注音ㄒㄧㄚ
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
康熙笔画(呷:8)画 部外5画
五笔klh 郑码jkib 仓颉rwl
四角号码66050 统一码基本区 U 5477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象声词。鸭叫声。

取名寓意:呷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63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4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呷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呷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呷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ā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呷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呷字,晚辈忌讳用呷字取名。

呷同五行吉利字

呷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83   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呼甲切《集韻》迄甲切,𠀤音䛅。《說文》吸呷也。《長箋》吸而飮曰呷。甲有斂藏義,故从甲。

又《廣韻》喤呷,衆聲。

又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噏呷萃蔡。《註》衣裳張起之貌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口部】呷

吸呷也。从口甲聲。呼甲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吸呷也。

司馬相如賦曰。翕呷萃蔡張揖曰。翕呷,衣起張也。海賦,猶尙呀呷。餘波獨湧。李善曰。呀呷,波相吞之皃。吳都賦曰。諠譁喤呷。廣韵。喤呷,衆聲也。

从口。甲聲。

呼甲切。八部。

汉语字典

<象>

1、鸭叫声。如:呷呷

2、笑声

采樵人鼓掌呷呷笑。——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

xiā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口,甲声。本义:小口饮) 〈方〉∶同本义

呷浪之鳞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自也吃了些鱼,呷了几口汤汁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2、另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