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塡字取名参考

塡
拼音tián 注音ㄊㄧㄢˊ
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
康熙笔画(塡:13)画 部外10画
五笔fxhw 郑码brlo 仓颉gpbc
四角号码42181 统一码基本区 U 5861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塡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7%,男孩名字占54%,女孩名字占:4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塡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塡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塡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á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塡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塡字,晚辈忌讳用塡字取名。

塡同五行吉利字

塡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36   

〔古文〕𥧑《廣韻》徒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亭年切,𠀤音田。《說文》塞也。从穴,眞聲。亦从土。《博物志》炎帝女溺死東海中,化爲鳥,曰精衞。常取西山之木石,以塡東海。《白氏六帖》鳥銜木而塡海。

又順也。《班固·東都賦》塡流泉而爲沼。

又鼓聲。《孟子》塡然鼓之。《楚辭·九歌》雷塡塡兮雨冥冥。

又人名。大塡,黃帝師。見《前漢·古今人物表》。

又知鄰切,音珍。義同。一曰定也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池鄰切,音𨻰。久也。《詩·大雅》孔塡不寧。《又》倉兄塡兮。

又徒偃切,音顫。塡塡,厚重貌。《莊子·馬蹄篇》至德之世,其行塡塡。

又徒典切,音飻。盡也,病也。《詩·小雅》哀我塡寡。

又陟刃切。同鎭,定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塡國家,吾不如蕭何。《五行志》塡星曰中央季夏土。

又堂練切,音電。《禮·檀弓》主人旣祖塡池。《註》塡池,讀爲奠徹。

又同寘。《前漢·貢禹傳》武帝時,又多取好女以塡後宮。

又同正。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不擊塡塡之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