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渭字取名参考

渭
拼音wèi 注音ㄨㄟˋ
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
康熙笔画(渭:13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9画
五笔ileg 郑码vkq 仓颉ewb
四角号码36127 统一码基本区 U 6E2D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一生清雅伶俐,天生聪明,中年成功隆昌,女人助夫兴家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1、指渭水入黄河处。约在今陕西潼关北。2、即泾水入渭之口。

取名寓意:渭字用着取名寓指清明、财富、意气风发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3308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7%,男孩名字占78%,女孩名字占:22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渭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渭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渭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è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渭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渭字,晚辈忌讳用渭字取名。

渭同五行吉利字

渭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635   同文本:P1655   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于貴切,音胃。水名。《春秋·說題辭》渭之爲言布也。《說文》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雍州,其浸渭洛。《書·禹貢》導渭自鳥䑕同穴。

又州名。《廣韻》秦始置隴西郡,後魏置渭州。《廣輿記》今爲鞏昌府。又府有通渭縣。又渭源縣,屬臨洮。渭南縣,屬西安。

又濩渭,衆波聲。《木華·海賦》瀖泋濩渭。

又《埤蒼》沸渭,不安貌。《王褒·洞簫賦》若雷霆輘鞫,佚豫以沸渭。考證:〔《說文》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南谷。〕謹照原文謂改渭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渭

水。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,東入河。从水胃聲。杜林說。《夏書》以爲出鳥鼠山。雝州浸也。云貴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渭水。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。東南入河。

隴西郡首陽,二志同。首陽縣,今甘肅蘭州府渭源縣當是其地。禹貢曰。道渭自鳥鼠同穴。入于河。前志首陽下曰。禹貢鳥鼠同穴山在西南。渭水所出。東至船司空入河。過郡四。行千八百七十里。雍州寖。過郡四者,天水扶風京兆馮翊也。水經曰。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南鳥鼠山。注曰。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。山在鳥鼠山西北。縣有高城嶺。嶺上有城。號渭源城。渭水出焉。東北流逕首陽縣西與別源合。別源出鳥鼠山渭水谷。禹貢所謂渭出鳥鼠者也。按酈注葢本說文。較說文多首陽山三字。疑今說文奪去。酈依說文,故以首陽山南谷與鳥鼠山爲二。以今地志言之。皆在渭源縣西。相歫甚近。今渭水出此。經鞏昌府及寧遠縣,伏羌縣,秦安縣,秦州,淸水縣,寳雞縣,岐山縣,扶風縣,武功縣,盩庢縣,鄠縣,咸陽縣,西安府,臨潼縣,高陵縣,渭南縣,朝邑縣。至華陰縣北。入於河。古所謂渭汭。左傳閔二年。虢公敗犬戎於渭隊。服虔曰。隊謂汭也。杜預本作渭汭。

从水。胃聲。

云貴切。十五部。洞簫賦注引埤蒼沸渭,不安皃。

杜林說夏書。

五字句。

㠯爲出鳥鼠山。

後漢書杜林傳曰。林於西州得漆書古文尙書一卷。雖遭艱困。握持不離。出以示衞宏,徐巡等。宏,巡益重之。於是古文遂行。此云杜林說夏書,謂林說古文尙書禹貢也。云㠯爲出鳥鼠山者,冡上省文。謂杜云渭水出隴西首陽縣之鳥鼠山。鳥鼠山與首陽山南谷同縣而異地。故別爲異說也。

雝州濅。

職方氏文。鄭曰。浸,可以爲陂灌漑者。

汉语字典

wèi

名词

1、水名。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,流经陕西省与泾河、北洛河会合,至潼关县入黄河,长810公里。流域为关中平原。如:渭川(即渭水。亦泛指渭水流域);渭川千亩(言竹之繁茂);渭阳(指舅父)

2、古州名

3、北魏庄帝置。清代为巩昌府,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南

4、辽置,在今辽宁省黑山县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