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押字取名参考

押
拼音 注音ㄧㄚ
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
康熙笔画(押:9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5画
五笔rlh 郑码dkib 仓颉qwl
四角号码56050 统一码基本区 U 62BC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忧心劳神,病弱短寿,有牢狱之灾,一生难得幸福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在文书、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,以做凭证;将财物交人作担保;拘留;监督,跟随着看管。

取名寓意:押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19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5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押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押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押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ā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押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押字,晚辈忌讳用押字取名。

押同五行吉利字

押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424   

《唐韻》烏甲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乙甲切,𠀤音壓。署也。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。《文字指歸》押字才能也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中書省舍人,以六員分押尚書六曹,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。《通典》中書舍人謂之六押。又歐陽脩曰:俗以草書名爲押字。

又《集韻》按也。一曰管拘也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朝會,監察御史二人押班。

又押衙,官名。唐武臣衙官。

又詩賦用韻曰押。言押者,壓也。

又與壓通。《韓愈詩》故將臺榭押城闉。

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古狎切,音甲。輔也。《增韻》檢束也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轄甲切,音狎。義同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蠢迪檢押。《註》檢押,猶隱括也,言動由檢押也。

又與狎通。《前漢·息夫躬傳》羽檄重迹而押至。《註》相因而至也。

说文解字

汉语字典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手,甲声。本义:签署,在公文、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,以做凭信)

2、同本义

随即押一纸公文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
3、又如:押了花字(押花);押合同(签订合同);押榜(在官府文告上签字);押敕(签署诏令);押文字(签字);押字(签字);押署(签名;画押)

4、抵押,典当

暂且押四百两银子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5、又如:押月(租赁房屋时先付给房东两个月租金,其中一个月的租金作为预付);押地(旧时作为抵押品的田地);押款(商业用语。以货物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向银行或钱庄借款);押期(抵押期限);押价(典当或抵押的价格);押保(押出交保)

6、拘禁,关押。如:押番(专司捕盗衙役);押司(宋时协助地方官办理案牍、官司等事的属吏);拘押(拘禁;关押)

7、押送

押正旦带枷上。——《窦娥冤》

8、又如:押水(水路运输的押运人);押发(押送)

9、下注。如:押注(押上赌注);押宝(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)

10、陪伴。如:押燕(押宴);押伴(陪伴客使);押宴(陪伴宾客,主持宴会)

11、执掌

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。——《新唐书·百官志》

12、又如:押寨夫人(压寨夫人);押班(百官朝会时位在班列之首的官员)

13、通“压”。挤压

初生子,便以石押其头使扁。——《晋书·东夷·辰韩传》

名词

作为凭信而在公文、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符号。如:阿Q画了押就给毙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