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勇字取名参考

勇
拼音yǒng 注音ㄩㄥˇ
部首力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9画
康熙笔画(勇:9)画 部外7画
五笔celb|ceer 郑码xsly 仓颉nbks
四角号码17427 统一码基本区 U 52C7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晚婚吉祥,多才贤能,中年多劳,晚年吉祥,忌车怕水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果敢,有胆量,敢做,果断,勇敢之义,勇者,气也。气之所至。力亦至焉。心之所至。气乃至焉。故古文勇从心,恿。

取名寓意:勇字用着取名寓指英勇、坚强、有谋略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587919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6%,男孩名字占72%,女孩名字占:2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勇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勇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勇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ǒng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勇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勇字,晚辈忌讳用勇字取名。

勇同五行吉利字

勇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47   同文本:P1640   

《唐韻》余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尹竦切,𠀤音涌。《說文》氣也。一曰健也。从力,甬聲。《玉篇》果決也。《廣韻》猛也。《增韻》銳也,果敢也。《左傳·文二年》共用之謂勇。《論語》勇者不懼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慈故能勇,儉故能廣。考證:〔《說文》氣也。一曰,健也。从力,甬聲。勇者,用也,共用之謂勇。〕謹按勇者用也說文無此語。共用之謂勇係左傳文,亦非說文。謹改爲左傳文二年共用之謂勇,移在論語二字上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三】【力部】勇

气也。从力甬聲。𢦨,勇或从戈用。恿,古文勇从心。余隴切〖注〗篆文作勈。《正字通》㦷:同勇。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勇,使人充满力量的志气。字形采用“力”作边旁,“甬”作声旁。勇,这是“勇”的异体字,采用“戈、用”会义。“恿”,这 是古文写法的“勇”,采用“心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气也。

气,雲气也。引申爲人充體之气之偁。力者,筋也。勇者,气也。气之所至。力亦至焉。心之所至。气乃至焉。故古文勇从心。左傳曰。共用之謂勇。

从力。甬聲。

余隴切。九部。

汉语字典

yǒng

形容词

1、(本作勈,或作恿。形声。从力,甬( yǒng)声。从力,与力气有关。本义:果敢,胆大)

2、同本义

勇,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无拳无勇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
尔勇伊何。

勇志之所以敢也。——《墨子经上》

勇,文之帅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知死不辟,勇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
勇于就死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若素名勇。——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兴甚勇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勇而多艺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3、又如:忠勇(忠诚而勇敢);英勇(勇敢出众);勇悍(勇敢强悍);勇烈(勇敢猛烈);勇夫(勇敢的人);勇功(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);勇沉(勇敢沉着);勇果(勇敢果断)

4、勇猛;凶猛

勇悍果敢,取众率兵,此下德也。——《庄子》

勇,天下之凶德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

每战,常陷陈却敌,勇冠腾军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
5、又如:神勇(形容人非常勇猛);骁勇(勇猛);勇鸷(勇猛强悍)

yǒng

名词

1、勇气,勇力

可使有勇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

勇冠三军。——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其勇过人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2、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,也泛指士兵。如:乡勇;勇丁(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);游勇(指失去统属的士兵)

3、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