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沛字取名参考

沛
拼音pèi 注音ㄆㄟˊ
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
康熙笔画(沛:8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4画
五笔igmh 郑码vali 仓颉ejb
四角号码35127 统一码基本区 U 6C9B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性刚口快,清雅英俊,中年成功隆昌,英雄好汉之字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充盛的样子,水势湍急,行动迅疾的样子。

取名寓意:沛字用着取名寓指繁荣昌盛、精力充沛、不可阻挡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668767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2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沛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沛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沛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è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沛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沛字,晚辈忌讳用沛字取名。

沛同五行吉利字

沛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612   同文本:P1654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𠀤普蓋切,音霈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,西南入海。

又澤名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齊侯田于沛。

又草生水曰沛。《公羊傳註》草棘曰沛。《風俗通·山澤篇》沛者,草木之蔽茂,禽獸之所匿也。

又縣名,屬沛郡。《漢書註》秦泗水郡之屬縣。

又行貌。《楚辭·九歌》沛吾乗兮桂舟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直衝濤而上瀨,常沛沛而悠悠。

又有餘貌。《公羊傳·文十四年》沛若有餘。

又大貌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沛然自大。

又雨貌。《張衡·思𤣥賦》凍雨沛其灑塗。又滂沛,雨盛貌。別作霈。

又旛幔也。《易·豐卦》豐其沛。通作旆。

又蓄水灌田之名。《三餘贅筆》浙中少水人家,多于山上置閘蓄水,遇旱歲開以灌田,名之曰沛。

又竹名。《神異經》南方荒中有沛竹,可以爲大船。《僧贊寧·筍譜》又沛竹筍。

又沛艾,姿容俊偉貌。《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》沛艾赳螑。

又滯沛,奔揚貌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奔揚滯沛。

又姓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博蓋切,音貝。義同。

又疾也。《前漢·郊祀歌》靈之來,神哉沛。《註》沛,補蓋反。

又偃仆也。《詩·大雅》顚沛之揭。《傳》沛,拔也。《正義》遽離根本之言。

又《韻補》叶方吠切,音避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雲飛揚兮雨滂沛,于胥德兮麗萬世。

又叶蒲迫切,音白。《左思·魏都賦》揆旣往之前跡,叩將來之後轍。成都迄以傾覆,建業則亦顚沛。考證:〔《揚雄·甘泉賦》雲飛揚兮雨滂沛,子胥德兮麗萬世。〕謹照原文子胥改于胥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沛

水。出遼東番汗塞外,西南入海。从水巿聲。普蓋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沛,河川。源出辽东番汗塞外,于西南方汇入大海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巿”是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沛水。出遼東番汗塞外。西南入海。

番音盤。汗音寒遼東郡番汗,二志同。今奉天府遼陽州,漢遼東郡治也。番汗未聞。前志番汗下曰:沛水出塞外,西南入海。沛水亦未聞。

从水巿聲。

普葢切。十五部。今字爲顚沛,跋之假借也。大雅蕩傳曰沛,拔也是也。拔當作跋。又本部渿下云沛之也,卽孟子沛然莫之能禦意。葢勃然之假借也。

汉语字典

pèi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水,市( bèi)声。本义:沛水)

2、同本义

沛,沛水。出辽东番汗塞外,西南入海。——《说文》

3、泽名。沛泽

齐侯田于沛。——《左传·昭二十年》。注:“沛,泽名。”

4、多水草的沼泽地

大陷于沛泽之中。——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。注:“草棘曰沛。”

犹逸禽之赴深林,蝱虫内之趣大沛。——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

5、蓄积用来灌田的水

浙中…少水,人家多于山上置闸蓄水,遇旱岁开以灌田,名之曰沛,取沛然之义也。——《三余赘笔》

6、通“旆”。旗,幡

丰其沛,日中见沫。——《易·丰》

pèi

形容词

1、水势湍急的样子,泛指盛,大

沛,水波流也。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

民归之,由水之就下,沛然谁能御之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焚沛泽。——《管子·揆度》。注:“大泽也。”

沛焉竞溢。——王褒《洞箫赋》

河水沛沛,比夫众川,孰者为大?——《论衡·自纪》

2、又如:充沛;沛沛(水盛大的样子);沛若(盛大的样子);沛然(充盛的样子;盛大的样子);沛发(大量涌出);沛泽(盛大的恩泽)

3、通“霈”。雨盛大的样子

天油然作云,沛然下雨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冻雨沛其洒涂。——张衡《思玄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