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伯字取名参考

伯
拼音 bǎi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
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7画
康熙笔画(伯:7)画 部首 部首笔画2画 部外5画
五笔wrg 郑码nnk 仓颉oha
四角号码26202 统一码基本区 U 4F2F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多才巧智,义利分明,克己助人,英俊佳人,一生幸福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。比喻不相上下的人或事物。

取名寓意:伯字用着取名寓指团结、英俊、多才巧智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99326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6%,男孩名字占64%,女孩名字占:3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伯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伯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伯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ó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伯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伯字,晚辈忌讳用伯字取名。

伯同五行吉利字

伯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6   同文本:P1638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博陌切,音百。《說文》長也。《釋名》父之兄曰伯父。伯,把也,把持家政也。

又兄曰伯。《詩·小雅》伯氏吹塤。

又第三等爵曰伯。

又《周禮·春官》大宗伯之職,以九儀之命,正邦國之位,九命作伯。《註》上公有功德者,加命爲二伯,得征五侯九伯者。《疏》公羊傳,自陝以東,周公主之。陝以西,召公主之。是東西二伯也。言九伯者,九州有十八伯,各得九伯,故云九伯也。

又婦人目其夫曰伯。《詩·衞風》伯也執殳。

又馬祖,天駟,房星之神曰伯。《詩·小雅》旣伯旣禱。《註》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。

又鳥名。《左傳·昭十七年》伯趙氏,司至者也。《註》伯趙,伯勞也。

又姓。益之後。春秋時有伯宗,伯州犂。

又同陌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置伯格長。《註》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。

又《正韻》必駕切。同霸。五伯,齊桓,晉文,秦繆,宋襄,楚莊也。伯叔伯長之義,後人恐與侯伯字溷,故借霸字別之。

又叶蒲各切,音博。《詩·大雅》王錫申伯。叶下蹻濯。

又叶壁益切,音必。《史記·敘傳》維弃作稷,德盛西伯。

又叶博故切,音布。《揚雄·解嘲》子胥死而吳亡,種蠡存而越伯。五羖入而秦喜,樂毅出而燕懼。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大宗伯之職,九命作伯。《疏》公羊傳,自陝以東周公主之。陝以西召伯主之。是東西二伯也。言九伯,九州有十八伯,各得九伯,故云九伯也。〕謹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。言九伯下增者字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八】【人部】伯

長也。从人白聲。博陌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伯,年长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白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長也。

釋詁,正月傳同。載芟傳云。伯,長子也。伯兮傳云。伯,州伯也。一義之引伸也。凡爲長者皆曰伯。古多假柏爲之。

从人。白聲。

博陌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1、通“霸”。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

穆公任之,强配五伯、六卿施。(五伯,即五个盟主,五霸:齐桓公、晋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。)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

2、又如:伯气(霸气)

动词

1、称霸

一朝而伯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2、另见 bǎi;bó

其它字义

bǎi

名词

1、数目。十的十倍

亡(无)农夫之苦,有仟伯之得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
2、又如:仟伯(仟钱和百钱);伯夫(百人。泛指多人)

3、百倍。通“百”

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。——《老子》

4、妇人对夫兄的称呼。又称“伯子”、“伯叔”(妇人称丈夫的兄弟)。今北方方言称作“大伯子”

5、另见 bó,bà

其它字义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人,白声。本义:排行第一的,老大)

2、同本义

伯,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问我诸姑,遂及伯姊。——《诗·邶风 ·泉水》

侯主侯伯,侯亚侯旅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

曰伯某甫仲叔季,唯其所当。——《仪礼·士冠礼》

五官之长曰伯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下》

千里之外访方伯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忆作儿童随伯氏,南来今只一身存。——韩愈《过始兴江口感怀》

3、又如:伯氏(长兄,哥哥);伯兄(长兄);伯氏(长兄);伯歌季舞(比喻兄弟情感和好融洽);伯姊(大姐)

4、伯父。父亲的哥哥

汝伯何由发如漆。——杜甫《醉歌行》

5、又如:伯舅(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;古时帝王对异姓诸侯的称呼);伯叔(伯父叔父);伯娘(伯父的妻子);伯翁(父亲的伯父;丈夫的伯父);伯姑(大姑母)

6、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

将伯助予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
7、女子对丈夫的尊称

自伯之东,首如飞蓬。——《诗·卫风 ·伯兮》

8、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

分天下以为左右,曰二伯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9、又如:伯叔(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);伯长(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)

10、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

秦伯素服郊次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11、又如:伯甸(以伯爵而居甸服)

12、王覇。通“霸”

彭祖得之,上及有虞,下及五伯。——《庄子·大宗师》

一朝而伯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桓公五伯之上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四》

伯者莫高于齐桓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

衰则五伯扶其弱。——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

壤长地进,至乎伯王。——《汉书·严安传》

13、又如:伯余(黄帝的臣子。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);伯道(霸道);伯王(霸王)

14、姓

15、另见 bǎ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