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痱字取名参考

痱
拼音fèi féi 注音ㄈㄟˋㄈㄟˊ
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3画
康熙笔画(痱:13)画 部外8画
五笔udjd|uhdd 郑码tkc 仓颉klmy
四角号码00111 统一码基本区 U 75F1 结构半包围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痱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68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6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痱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痱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痱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è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痱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痱字,晚辈忌讳用痱字取名。

痱同五行吉利字

痱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774   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符非切,音肥。《玉篇》風病也。《廣韻》同𤷂。《集韻》一曰小腫。《爾雅·釋詁》痱,病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非亶倒縣而已,又類辟且病痱。《註》辟,足病。痱,風病。

又《唐韻》蒲罪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部浼切,𠀤音琲。

又《集韻》簿亥切,音倍。義𠀤同。

又《廣韻》扶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父沸切,𠀤𩇪。《廣韻》熱瘡。

又《韻會》避也。

又《集韻》妃尾切,音斐。鬼痛病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七】【疒部】痱

風病也。从疒非聲。蒲罪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風病也。

非風雙聲。釋詁曰。痱,病也。郭注見詩。按小雅。百卉具腓。李善注文𨕖戲馬臺詩云。韓詩云百卉具腓。薛君曰。腓,變也。毛萇曰。痱,病也。今本作腓。據李則毛詩本作痱。與釋詁合。

𤕫。非聲。

蒲罪切。十五部。按當扶非切。亦作?。

汉语字典

fèi

名词

痱子,汗疹。如:痱磊(小肿。亦泛指疹样小粒块);痱疮(痱子。一种夏令常见的皮肤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