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礿字取名参考

礿
礿
拼音yuè 注音ㄩㄝˋ
部首礻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7画
康熙笔画(礿:8)画 部首 部首笔画5画 部外3画
五笔pyqy 郑码wsrs 仓颉ifpi
四角号码37220 统一码基本区 U 793F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礿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5%,男孩名字占47%,女孩名字占:53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礿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礿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礿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è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礿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礿字,晚辈忌讳用礿字取名。

礿同五行吉利字

礿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39   

《唐韻》以灼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弋灼切《韻會》弋約切,𠀤音藥。亦作禴。祭名。《禮·王制》天子四時之祭,春曰礿,夏曰禘,秋曰嘗,冬曰烝。《疏》礿,薄也,春物未成,祭品鮮薄。○按礿禘嘗烝爲四時之祭,乃三代通禮。鄭康成泥《天保》詩及《周官》有禴、祠、烝、嘗語,遂指此爲夏殷之禮。周則春曰祠,夏曰禴,不知《天保》詩作於武王時,而禴、祠、烝、嘗實諸侯之禮。武王末受命,典禮未定,故止春禴、夏禘、秋嘗、冬烝,未遑追王上祀,至周公相成王而後定,不必執彼疑此也。若《周官》所言,先儒多謂爲周公未成之書,更不必泥耳。餘詳禘字註。

又《集韻》弋笑切,音耀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