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膞字取名参考

膞
拼音zhuān chuán chún zhuǎn 注音ㄓㄨㄢㄔㄨㄢˊㄔㄨㄣˊㄓㄨㄢˇ
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5画
康熙笔画(膞:17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11画
五笔egjf 郑码qfds 仓颉bjii
四角号码75243 统一码基本区 U 819E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膞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1%,男孩名字占47%,女孩名字占:53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膞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膞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膞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ān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膞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膞字,晚辈忌讳用膞字取名。

膞同五行吉利字

膞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93   

《唐韻》市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主兗切《正韻》乳兗切,𠀤音轉。《說文》切肉也。《廣韻》細割也。《博雅》膞,臠也。

又《正韻》腓膞,腸也。

又一挺肉亦曰膞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一膞炭熯,掇之則爛指。《註》一膞,一挺也。膞,音轉。

又人名。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有男一人,爲昌邑王。《註》名膞。

又《廣韻》旨兗切《集韻》豎兗切《正韻》止兗切,𠀤音腨。義同。

又《集韻》殊倫切,音純。股骨也。《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》升羊豕肩臂臑膞胳。《註》髀下爲膞,猶前足之臂。膞下爲胳,猶前足之臑也。《釋文》音純。亦讀之兗反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淳沿切,音遄。陶人作器具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旊人》器中膞。《註》膞,鄭康成讀如車輇之輇。

又《廣韻》職緣切《集韻》朱遄切,𠀤音專。膞,鳥胃也。

又《集韻》食川切,音船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四】【肉部】膞

切肉也。从肉專聲。市沇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切肉也。

膞與剸義近。儀禮說牲體前有肩臂臑。後有肫髀骼。髀不升於俎。故多言肫骼。肫亦作膞。經肫膞錯出。皆假借字也。經本應作腨。腨,腓腸也。以腓腸該全脛。假肫膞字爲之。

从肉。專聲。

市沇切。十五部。

汉语字典

zhuān

名词

〈方〉∶鸟类的胃,肫。如:鸡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