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鞞字取名参考

鞞
拼音bǐng bēi 注音ㄅㄧㄥˇㄆㄧˊㄅㄧˋㄅㄟ
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7画
康熙笔画(鞞:17)画 部外8画
五笔afrf 郑码eene 仓颉tjhwj
四角号码46540 统一码基本区 U 979E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鞞同五行吉利字

鞞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388   

《唐韻》幷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補鼎切,𠀤𩊖。《說文》刀室也。《玉篇》劒削也。《詩·小雅》鞞琫有珌。《傳》鞞,容刀鞘也。《疏》古之言鞞,猶今之言鞘。

又《大雅》鞞琫容刀。《傳》下曰鞞,上曰琫。

又《廣韻》幷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補弭切《正韻》補委切,𠀤音俾。義同。《揚子·方言》劒削,自關而西謂之鞞。《註》鞞,方婢反。

又《廣韻》府移切,音𤰞。牛鞞,縣名,在蜀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犍爲郡牛鞞縣。《註》孟康曰:鞞音髀。師古曰:必爾反。

又《集韻》蒲糜切,音皮。本作郫。詳邑部郫字註。

又《廣韻》部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騈迷切,𠀤音椑。《詩·周頌·應田縣鼓傳》應,鞞鼓也。《禮·月令》命樂師修鞀鞞鼓。《疏》釋名,鞞,助也。裨助鼓節。《廣韻》本作鼙。《集韻》或作𧯿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三】【革部】鞞

刀室也。从革卑聲。并頂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刀室也。

刀部曰。削,鞞也。削鞘古今字。音肖。小雅,大雅毛傳不同。說詳玉部。

从革。卑聲。

幷頂切。古音當在十六部。支淸多合韵。故今音入迥韵。

汉语字典

bǐng

名词

1、刀鞘

请令以鱼皮之鞞为献。——《逸周书·王会》

2、又如:鞞琫(刀鞘上的装饰物);鞞芾(刀鞘和蔽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