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嗷字取名参考

嗷
拼音áo 注音ㄠˊ
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
康熙笔画(嗷:14)画 部外11画
五笔kgqt 郑码jcym 仓颉rgsk
四角号码68040 统一码基本区 U 55F7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嗷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04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2%,男孩名字占52%,女孩名字占:4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嗷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嗷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嗷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áo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嗷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嗷字,晚辈忌讳用嗷字取名。

嗷同五行吉利字

嗷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04   

《唐韻》五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刀切,𠀤音敖。《說文》本作嗷,衆口愁也。

又《西京雜記》紛紜翔集,嘈嗷鳴啼。《玉篇》作嗸。《韻會》通作囂敖謷熬。嗷字从口𢾕聲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口部】嗷

眾口愁也。从口敖聲。《詩》曰:“哀鳴嗷嗷。”五牢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嗷,众人发出愁怨哀叹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敖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鸿雁徘徊,嗷嗷哀鸣。”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眾口愁也。

董仲舒傳。嚻嚻苦不足。食貨志。天下謷謷。陳湯傳。熬熬苦之。皆同音假借字也。

从口。敖聲。

五牢切。二部。按此字五經文字、玉篇、廣韵、經典釋文皆下口上敖。本說文也。今說文作嗷。後人所𡚶改。

詩曰。哀鳴嗸嗸。

小雅。

汉语字典

áo

<象>

1、(形声。从口,敖声。本义:哀鸣声)

2、同本义

嗷,众口愁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鸿雁》

3、又如:嗷然(大喊大叫的样子)

4、叫呼声;喧杂声

声嗸儗以寂寥兮。——《楚辞·惜贤》。注:“呼声也。”

谗口嗸嗸。——《汉书·刘向传》。注:“众声也。”

5、又如:嗷嘈(吵闹);嗷骚(喧扰,不平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