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填字取名参考

填
拼音tián zhèn 注音ㄊㄧㄢˊㄓㄣˋ
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
康熙笔画(塡:13)画 部外10画
五笔ffhw 郑码belo 仓颉gjbc
四角号码44181 统一码基本区 U 586B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土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填补,填满,补满空缺的地方。同“镇”,有安定之意。

取名寓意:填字用着取名寓指平安、有文采、国泰民�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21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55%,女孩名字占:4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填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填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填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á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填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填字,晚辈忌讳用填字取名。

填同五行吉利字

填同笔画吉利字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三】【土部】塡

塞也。从土眞聲。陟鄰切。又,待秊切〖注〗𥧑,古文塡。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填,充塞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真”是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?也。

?各本作塞。塞,隔也。非其義也。?下云窒也。窒下云?也。窴亦?也。塡與窴音義同。?之則堅固。其義引申爲久。大雅。倉兄塡兮。傳曰。塡,久也。常棣。烝也無戎。傳曰。烝,塡也。東山。烝在桑野。傳曰。烝,窴也。而爾雅釋詁則曰塵,久也。是塡窴塵三字音同。故鄭箋東山云。古者聲塡窴塵同也。塵爲叚借字。葢古經有作塵者。今新陳字作陳。非古也。而古音之存者也。詩詞內作鎭,亦是此字。

从土。眞聲。

植鄰切。今待秊切。十部。

汉语字典

tián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土,真声。本义:充塞)

2、同本义

填,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填坑满谷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

填如也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
宾客亦填门。——《汉书·郑当时传》

负草填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门人弟子填其室。——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填塞门户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3、又如:填馅(填空;代替);填引(加引);填坑满谷(塞满坑谷);填街(充塞街道);填咽(充满空间);填盈(充满);填宫(古代犯官家属没入宫廷);填门(填户。形容登门人多);填噎(堵塞,拥挤)

4、填写,写入。

5、如:填纳税表;填报(填写上报);填造(填写编制);填红(旧时官员用红笔填写年月日);填具(填写具呈);填画(填写描画)

6、补充。

7、如:填替(补充代替);填纳(补缴)

8、涂饰,涂抹。

9、如:填金;填白(在瓷器的深色图案中填月白色瓷);填漆

10、通“颠”。跌落。

11、如:填笮(颠仆困顿);填死(送死);填仆(倾跌仆倒)

tián

副词

1、白白。

2、如:填限(白白作出牺牲);填送(把财物白白送人);填嗓(把财物白白送人);填还(白送;填补)

zhèn

1、通“镇”。安定

上患吴、会稽轻悍,无壮王以填之。——《史记》

2、。又如:填填(端整稳固貌);填卫(镇守,守卫);填监(镇守统领);填压(用强力压制;镇服)

3、另见 tiá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