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麦字取名参考

麦
拼音mài 注音ㄇㄞˋ
部首麦部 总笔画7画
康熙笔画(麦:11)画 部首 部首笔画11画
五笔gtu 郑码cirs 仓颉qme
四角号码50407 统一码基本区 U 9EA6 结构单一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水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,多用女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忧心劳神,损丁破财,有爱情烦恼,晚年享福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本义指麦子,引申为丰收、收获。

取名寓意:麦字用着取名寓指有所成就、学识丰富、有文采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34416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8%,男孩名字占60%,女孩名字占:40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麦字五行属性为水,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,麦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;

2、麦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à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麦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麦字,晚辈忌讳用麦字取名。

麦同五行吉利字

麦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512   

《正字通》俗麥字。(麥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莫獲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白切,𠀤音脈。《說文》麥,芒穀,秋種厚薶麥金也。金王而生,火王而死。《禮·月令》孟夏麥秋至。《蔡邕曰》百穀各以初生爲春,熟爲秋。麥以初夏熟,故四月於麥爲秋。

又《前漢·武帝紀》勸民種宿麥。《註》師古曰:歲冬種之,經歲乃熟,故云宿麥。

又一種蕎麥,一名烏麥。南北皆種之,亦名荍麥。

又《爾雅·釋草》蘥雀麥。《註》卽燕麥也。

又《爾雅·釋草》大菊蘧麥。《註》大菊,一名麥句薑,卽瞿麥。

又姓。《隋書》有麥鐵杖。

又《集韻》訖力切,音極。《詩·鄘風》爰采麥矣,沫之北矣。

又《豳風》黍稷重穋,禾麻菽麥。

又叶莫故切,音暮。《晉太和末童謠》白門種小麥,叶上路。○按麥从來不从夾,从夊不从夕。來象其實,夊象其根。俗作麥,非。又楊愼謂麥有昧音。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,進民閒所食烏昧草,謂卽今燕麥也。淮南謂麥爲昧,故史從音爲文,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。升庵失考,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,蓋鳥昧草實蕨也。附辨於此。麥作夾下夂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五】【麥部】麥

芒穀,秋穜厚薶,故謂之麥。麥,金也。金王而生,火王而死。从來,有穗者;从夊。凡麥之屬皆从麥。莫獲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夊,足也。周受瑞麥來麰,如行來。故从夊。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麦,带芒刺的谷物,秋种厚埋,因此称为“麦”。麦,属金。所以麦子的地理金旺而生,火旺而死。字形采用“來”作边旁,表示有 穗;字形也采用“夊”作边旁。所有与麦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麦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芒穀。

有芒朿之穀也。稻亦有芒,不偁芒穀者。麥以周初二麥一鏠箸也。鄭注大誓引禮說曰。武王赤烏,芒穀應。許本禮說。

秋穜厚薶。故謂之麥。

薶麥㬪韵。夏小正。九月樹麥。月令。仲秋之月。乃勸種麥。母或失時。麥以秋穜。尙書大傳,淮南子,說苑皆曰。虗昏中可以穜麥。漢書武帝紀謂之宿麥。

麥,金也。金王而生。火王而死。

程氏瑤田曰。素問云。升明之紀。其類火。其藏心。其榖麥。鄭注月令云。麥實有孚甲屬木。許以時。鄭以形。而素問以功性。故不同耳。

从來。有穗者也。

也字今補。有穗猶有芒也。有芒故从來。來象芒朿也。

从夊。

夊,思隹切。行遟曳夊夊也。从夊者,象其行來之狀。莫獲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凡麥之屬皆从麥。

汉语字典

mài

名词

1、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。从攵( zhí),来声。“麦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麦子)

2、同本义。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小麦、大麦、燕麦、黑麦等。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、酿酒、制饴糖。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

麦,芒谷。——《说文》

爰采麦矣。——《诗·鄘风·桑中》

芃芃其麦。——《诗·鄘风·载驰》

野有麦场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麦田浅鬣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3、又如:麦棱头(麦田的田畦);麦人(麦心,麦核。即麦仁);麦天(农历四月前后麦子将熟的天气);麦舟(运麦的船。麦舟之赠,用为助丧的典故,本范仲淹父子的故事);麦序(指农历四月麦子成熟的季节);麦李(麦子成熟时节所出产的李子);麦秀(麦子开花。多用麦秀表怀古情意);麦雨(收麦时节所下的雨);麦花(麦子的花);麦酒(用大麦酿造的酒);麦气(麦成熟时散发出来的香气);麦候(指农历四月麦熟的时节);麦饭豆羹(指农家的粗菜便饭);麦穗两岐(一麦长出双穗。为丰年的征兆)

4、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