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拉字取名参考

拉
拼音 注音ㄌㄚㄌㄚˊ
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
康熙笔画(拉:9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5画
五笔rug 郑码dsu 仓颉qyt
四角号码50018 统一码基本区 U 62C9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;使延长,帮助,联络。

取名寓意:拉字用着取名寓指帮助、热心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476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6%,男孩名字占46%,女孩名字占:54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拉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拉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拉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ā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拉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拉字,晚辈忌讳用拉字取名。

拉同五行吉利字

拉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425   

《唐韻》盧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落合切,𠀤音菈。讀與臘近。《說文》摧也。《廣韻》折也,敗也。《史記·齊世家》襄公使彭生拉殺魯桓公。《前漢·鄒陽傳》范睢拉脅折齒於魏。

又《揚雄·校獵賦》猋拉雷厲。《註》拉,風聲也。

又《正韻》招也,諺言邀人同行曰拉。《集韻》搚拹㩉摺𠀤同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拉

摧也。从手立聲。盧合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拉,摧折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立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摧也。

公羊傳。拹榦而殺之。何曰。拹,折聲也。按拹亦作拉。此上文摧一曰折也之義。

从手。立聲。

盧合切。七部。

汉语字典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手,立声。本义:摧折,折断)

2、同本义

拉,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使力士彭生拉杀鲁桓公。——《史记·齐世家》

拉捭摧藏。——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

拉干而杀之。——《公羊传·庄公元年》

范雎拉胁折齿于魏。——《汉书·邹阳传》

3、又如:摧枯拉朽(摧折枯枝朽木。比喻极容易办到);拉杂(折断弄碎。后用以指杂乱而没有条理);拉齿(折齿);拉枯(摧毁枯朽之物。比喻轻而易举)

4、牵;引;扯;拽

谁能拉花住,争换得春回。——刘禹锡《花下醉中联句》

5、又如:拉手(满人久别见面的一种礼节);拉拉(趿拉,即将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面);拉人(拉夫);拉火线(手榴弹等引爆的拉线)

6、击,打。如:拉三拳(打三拳);拉杀(用杖击杀)

7、拉拢;联络。如:拉马(拉拢双方搞不正当的关系);打一派拉一派;拉山头(为私利而组织小集团)

8、辛勤抚养;帮助。如:拉巴(辛勤抚养);拉拨(辛勤扶养、照顾);拉持(拉扯。辛勤抚养)

9、闲谈。如:拉呱(方言。闲谈);拉塔,拉搭(方言。交谈;闲谈);拉闲(闲谈);拉舌头(没根据地乱说)

10、延伸或延长。如:拉叉(肢体伸展开);拉开距离;拉在后面

11、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以演奏。如:拉胡琴;拉二胡;拉手风琴

12、大便或小便;排泄。如:拉硬屎(强作好汉。也指自恃高人一等的意思);拉肚子

13、牵连

此后的小报,每当攻击胡风时,便往往不免拉上我。——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》

14、拖欠。如:拉债;拉账;拉饥荒

15、另见 lá;lǎ

动词

1、割开。如:把这块皮子拉开;拉口子要见血(干到底;不松手);拉脖子

2、划破。如:手上被芭茅拉了一个口子

3、另见 lā;lǎ;“剌”

4、另见

量词

1、指物件、地域被分割开的或划分开的部分。常与“半”连用,相当于“块”、“边”。如:那一溜是炼钢厂,这半拉是炼铁厂

2、另见 lā;l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