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熬字取名参考

熬
拼音āo áo 注音ㄠˊ
部首灬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4画
康熙笔画(熬:15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11画
五笔gqto 郑码cimu 仓颉gkf
四角号码58334 统一码基本区 U 71AC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。

取名寓意:熬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09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0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熬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熬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熬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á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熬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熬字,晚辈忌讳用熬字取名。

熬同五行吉利字

熬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680   

《唐韻》五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牛刀切,𠀤音敖。《說文》本作𤏺。乾煎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自山而東,齊楚以往,謂之熬。《禮·內則》煎醢加于陸稻上,沃之以膏,曰淳熬。《周禮·地官·舍人》共飯米熬穀。《後漢·邊讓傳》少汁,則熬而不可熟。

又與嗸通。《前漢·陳湯傳》衆庶熬熬苦之。《註》愁聲。《說文》或作䵅。《集韻》或作𩱏

说文解字

汉语字典

āo

动词

1、(词源见 áo声)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。如:熬白菜;熬豆腐

2、另见 áo

其它字义

áo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火,敖声。本义:煎干;炒干)

2、同本义

熬,干煎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熬,火干也。以火而干五谷之类。——《方言七》

淳熬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
设熬。——《周礼·小祝》

何物中长食?胡麻慢火熬。——王建《隐者居》

3、又如:熬谷(干炒过的谷物);熬稃(爆米花)

4、用小火慢煮

太宗遣使取熬糖法。——《新唐书·摩揭陀传》

5、又如:熬粥(慢火煮粥);熬汤(煮物制汤)

6、忍受;忍耐;坚持

我心兮煎熬。——《楚辞·怨上》

二则口渴难熬。——《水浒》

7、又如:熬不住(忍耐不了);熬不过苦刑

8、另见 ā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