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登字取名参考

登
拼音dēng 注音ㄉㄥ
部首癶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2画
康熙笔画(登:12)画 部外7画
五笔wgku 郑码xsju 仓颉nomrt
四角号码12108 统一码基本区 U 767B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,多用男性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清雅荣贵,多才贤能,中年多劳,成功隆昌,二子吉祥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上升,记载,谷物成熟的意思。

取名寓意:登字用着取名寓指积极进取、志向远大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7189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6%,男孩名字占78%,女孩名字占:22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登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登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登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ēng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登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登字,晚辈忌讳用登字取名。

登同五行吉利字

登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784   

〔古文〕𤼪𤼷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都騰切,等平聲。《爾雅·釋詁》陞也。《玉篇》上也。進也。《易·明夷》初登于天。《書·堯典》疇咨若時登庸。《左傳·僖九年》王使宰孔賜齊侯胙,下拜登受。《禮·月令》農乃登麥。《周禮·秋官》司民,掌登萬民之數。《前漢·食貨志》進業曰登。《註》進上百工之業也。

又《爾雅·釋詁》成也。《增韻》熟也。《書·泰誓》以登乃辟。《詩·大雅》誕先登于岸。《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》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,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。《註》登,成也。成猶定也。《孟子》五穀不登。《註》登,成熟也。

又尊之曰登。《禮·月令》登龜。《註》龜言登者,尊之也。

又《博雅》登登,眾也。又築牆用力相應聲。《詩·大雅》築之登登。

又登聞鼓院。《宋史·職官志》隷司諫正言,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。

又榻登。《釋名》施于大牀之前,小榻之上,所以登牀也。《說文》作毾㲪。

又星名。《晉書·天文志》歲星之精流,爲及登。

又鳳皇朝鳴曰登晨。見《軒轅黃帝記》。

又州名。古萊子國,隋牟州,唐改登州,取文登山而名。

又姓。出南陽,蜀有關中流人,始平登定。

又《集韻》丁鄧切,等去聲。履也。或作蹬。

又《字彙補》東職切,等入聲。《公羊傳·隱五年》公曷爲遠而觀魚,登來之也。《註》登讀言得。齊人名求得爲得來。作登來者,其言大而急,由口授也。

又叶都籠切,音東。《前漢·宣元敘傳》元之二王,孫後大宗。昭而不穆,大命更登。

又叶都郎切,音當。《易林》南山高岡,回隤難登。道里遼遠,行者無糧。《說文》上車也。从癶豆,象登車形。《集韻》或作僜。《字彙》登與豆豋之豋,从月从又者別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癶部】登

上車也。从癶豆。象登車形。𤼷,籒文登从𠬞。都滕切〖注〗𤼪,古文登。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登,上车。字形采用“癶、豆”会义。像踏板登车的样子。登,这是籀文写法的“登”字,字形采用“収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上車也。

引伸之凡上陞曰登。

从癶豆。象登車形。

都滕切。六部。

汉语字典

dēng

动词

1、(象形。本义:上车)

2、同本义

登,上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登,陞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登车则有光矣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
登轼而望之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3、升,上,从下而上

登席不由前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。注:“升也。”

欲释阶而登天兮。——《楚辞·惜诵》。注:“上也。”

诞上登于岸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
登斯楼也。——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从人四五百,郁郁登郡门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4、又如:捷足先登;登宝(登基;帝王即位);登筵(登上筵席);登平(上升);登仙(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)

5、进献

农乃登黍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6、又如:登隆(进上隆贵的);登仪(进献礼物);登闲(进入马厩);登荐(进献)

7、增加

皆登一焉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。注:“加也。”

8、又如:登降(增减);登损(增减);登曜(增添光彩)

9、成熟;丰收

五谷不登,禽兽逼人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》

风雨时节,五谷登熟。——《淮南子·览冥》

禾稼登熟。——《越绝书·纪吴王占梦》

10、又如:登年(丰年);登秋(秋收);登衍(丰收);五谷丰登

11、登记;记载

掌登万民之数。——《周礼·秋官·司民》

12、又如:登下(登记与削除);登纪(登记)

13、登天,指死。如:登仙(人死亡的婉辞;成仙人);登真(成仙。称人死亡的婉辞)

14、成,引申为定

登是南邦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

登其夫家之众寡。——《周礼·遂人》

年谷不登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蚕事既登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不登于器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
且不登叛人也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

15、加封,升任。如:登建(进立,升封);登轴(进任要职)

16、进用;选拔。如:登用(进用);登臣(进用官吏);登拔(选拔)

17、谓科举考试中选

登博学弘词科。——欧阳修《新唐书》

18、又如:登龙(登龙门。比喻科举中试);登科发甲(考中进士为“登科”。发甲同登科);登乡荐(考取乡试)

19、超过。如:登三(功德登于三王之上)

20、踩;踏。如:登在窗台上擦玻璃;登锋履刃(踩踏刀剑的锋刃。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)

21、蹲;呆

荆公见屋傍有个坑厕,讨一张毛纸,走去登东。——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

22、又如:登东(解手。东:东圊,厕所);登坑(蹲茅坑)

23、穿

(宝玉)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24、又如:登云履(法师做法术时穿的鞋);登上鞋

25、上路,登程

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——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dēng

名词

1、古代祭器名

卬盛于豆,于豆于登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
2、又如:登豆(泛指祭器和食器)

dēng

形容词

1、高

不哀年之不登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高也。”

涉三皇之登闳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

2、又如:登闳(高远,高大)

dēng

副词

1、即刻

登即相许和,便可作婚姻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2、又如:登时(马上;立刻);登场(当场);登答(立刻答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