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膲字取名参考

膲
拼音jiāo 注音ㄐㄧㄠ
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6画
康熙笔画(膲:18)画 部首 部首笔画6画 部外12画
五笔ewyo 郑码qnuo 仓颉bogf
四角号码70231 统一码基本区 U 81B2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膲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5%,男孩名字占53%,女孩名字占:4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膲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膲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膲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膲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膲字,晚辈忌讳用膲字取名。

膲同五行吉利字

膲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94   

《廣韻》卽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兹消切,𠀤音焦。《廣韻》人之三膲。《集韻》三膲,無形之府。通作焦。《韻會》醫經云:上焦在心下,下鬲在胃上口,主內而不出。中焦在胃中脘,不上不下,主腐熟水穀。下焦在膀胱上口,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。三焦者,水榖之道路,氣之所終始也。又黃庭經云:五藏之上系管爲三焦。雲笈云:肝心肺頭爲三焦。焦熱也。

又去聲。肉不滿也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是以月虛而魚腦減,月死而蠃蛖膲。《註》膲,肉不滿。音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