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蹶字取名参考

蹶
拼音jué juě 注音ㄐㄩㄝˊㄐㄩㄝˇ
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9画
康熙笔画(蹶:19)画 部外12画
五笔khdw 郑码jizr 仓颉rmmto
四角号码61182 统一码基本区 U 8E76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蹶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6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6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蹶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蹶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蹶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ě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蹶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蹶字,晚辈忌讳用蹶字取名。

蹶同五行吉利字

蹶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233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居月切,音厥。《說文》僵也。一曰跳也。《廣韻》失脚。《孟子》今夫蹶者趨者。《莊子·人閒世》爲崩爲蹶。

又《史記·孫子傳》蹶上將。《註》蹶,猶挫也。

又《史記·申屠嘉傳》材官蹶張。《註》力能足踏强弩張之。

又《前漢·揚雄傳》蹶浮麋。《註》蹶,蹴也。

又《荀子·儒效篇》竭蹶而趨之。《註》竭蹶,顚倒也。

又《爾雅·釋詁》蹶,嘉也。

又《廣韻》走也,速也。
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紀列切,音罬。

又《韻會》其月切,音橜。義𠀤同。

又《廣韻》居衞切《集韻》姑衞切,𠀤音劌。《爾雅·釋詁》蹶,動也。蹶蹶,敏也。《詩·唐風》良士蹶蹶。《傳》動而敏於事。《釋文》蹶,俱衞反。

又《大雅》文王蹶厥生。《傳》蹶,動也。《釋文》蹶,俱衞反。

又《禮·曲禮》足毋蹶。《註》行遽。

又《孔子閒居》子夏蹶然而起。

又姓。《詩·大雅》蹶父之子。

又《集韻》紀劣切,音撅。《廣韻》有所犯灾也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足部】蹶

僵也。从足厥聲。一曰跳也。亦讀若橜。𨇮,蹶或从闕。居月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僵也。

僵,僨也。方言。跌,蹷也。左傳。是謂蹷其本。

从足。厥聲。

居月切。十五部。

一曰跳也。

孟子。今夫蹶者趨者。是氣也。而反動其心。

讀亦若橜。

亦者,謂讀若厥矣又讀若橜也。橜瞿月切。

汉语字典

jué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足,厥声。本义:倒下,跌倒)

2、同本义

蹶,僵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小人之行,不蹶于山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》

处足则为萎,为蹶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

毅恐蹶仆地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。又如:蹶角(额角叩地,表示恭敬诚恳);蹶踬(跌倒,颠仆);蹶躄(颠跌,奔波);蹶踣(颠仆,跌倒);蹶跌(跌倒)

3、折损

蹶上将军。——《史记·孙吴传》。索隐:“毙也。”

4、又如:一蹶不振;蹶衂(衰败;损伤)

5、用一脚或双脚猛踢,尤指马、骡等动物用后腿向后踢。如:蹶踢(指骡马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)

6、疾行,跑

臣闻从时者,犹救火追亡人也,蹶而趋之,唯恐弗及。——《国语·越语》

7、踏;蹈

子胥两祛高蹶而出于廷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知化》

8、又如:蹶张(用脚踏来发射强弩);蹶弩(用脚踏强弩发箭)

9、挖掘;拔出

蹶穴其中。——《大戴礼·曾子疾病篇》

是谓蹶其本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九年》。注:“犹拔也。”

10、又如:蹶拔(掘取;拔出);蹶穴(掘洞穴)

11、竭尽,枯竭

财产何得不蹶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引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jué

形容词

急遽的样子。如:蹶然(受惊而疾起的样子);蹶蹶(惊动的样子);蹶劣(疾起的样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