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邓字取名参考

邓
拼音dèng 注音ㄉㄥˋ
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4画
康熙笔画(邓:9)画 部首 部首笔画7画 部外2画
五笔cbh 郑码xsy 仓颉enl
四角号码77427 统一码基本区 U 9093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古国名,今是中国的一个姓氏。我们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就是一个邓姓名人。

取名寓意:邓字用着取名寓指崇敬、仰慕、尊敬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690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1%,男孩名字占67%,女孩名字占:33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邓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邓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邓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èng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邓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邓字,晚辈忌讳用邓字取名。

邓同五行吉利字

邓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277   同文本:P1570   同文本:P1674   

《搜眞玉鏡》音山。地名。(鄧)《唐韻》徒亘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唐亘切,𠀤音蹬。《說文》曼姓之國。《春秋·桓七年》鄧侯吾離來朝。《疏》鄧,在南地,屬衡岳。

又魯地。《春秋·隱十年》春,齊侯、鄭伯盟于鄧。《註》鄧,魯地。

又蔡地。《春秋·桓二年》蔡侯、鄭伯會于鄧。《註》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。《疏》賈、服以鄧爲國,釋例以此爲蔡地,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。以鄧是小國,去蔡遠,蔡、鄭懼楚而爲此會,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,故知非鄧國也。

又州名。本秦南陽郡,隋置南陽縣,攺鄧州。

又姓。《姓考》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,爲鄧侯,後因氏。(鄧)考證:〔《春秋·桓十年》鄧侯離吾來朝。〕謹照原文十年改七年。離吾改吾離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六】【邑部】鄧

曼姓之國。今屬南陽。从邑登聲。徒亙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邓,春秋时曼姓的诸侯国。现在(汉代)地属南阳郡。字形采用“邑”作边旁,采用“登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曼姓之國。

左傳。楚武王夫人曰鄧曼。則知鄧國曼姓也。前志曰。鄧縣故國。

今屬南陽。

南陽郡鄧,二志周。今河南南陽府鄧州是其地。

从邑。登聲。

徒亙切。六部。

汉语字典

dèng

名词

1、古国名

邓,曼姓之国。今属南阳。从邑,登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2、在今河南省邓县。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

邓侯吾离来朝。——《春秋·桓公七年》

申吕应邓。——《国语·郑语》

袭楚至邓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3、古地名

4、春秋蔡地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

蔡侯郑伯会于邓。——《春秋·桓公二年》

5、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、运河以北地区(清兖州府境)

6、战国楚地,秦置邓县,是故邓侯国。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

7、战国魏邑,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

8、姓(邓通:西汉人,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,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。邓禹:东汉新野人,字仲华。随汉光武刘秀作战,为东汉开国功臣。邓骘:人名,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,封为上蔡侯,任大将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