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鑑字取名参考

鑑
拼音jiàn 注音ㄐㄧㄢˋ
部首釒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22画
康熙笔画(鑑:22)画 部首 部首笔画8画 部外14画
五笔qahl 郑码phml 仓颉csit
四角号码88112 统一码基本区 U 9451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鑑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8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4%,男孩名字占46%,女孩名字占:54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鑑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鑑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鑑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àn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鑑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鑑字,晚辈忌讳用鑑字取名。

鑑同五行吉利字

鑑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325   同文本:P1676   

《唐韻》革懺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懺切,𠀤音監。《說文》大盆也。

又《說文》鑑諸,可以取明水於月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以鑒取明水於月。《註》鑒,鏡屬。取水者,世謂之方諸。

又《廣韻》鏡也。《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》王以后之鞶鑑予之。《註》鑑,工暫反,鏡也。《文子·符書篇》人舉其疵則怨,鑑見其醜則自善,以鑑無心故也。

又《廣韻》照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八年》光可以鑑。《吳語》王盍亦鑑于人,無鑑于水。

又《廣韻》誡也。《正字通》考觀古今成敗爲法戒者,皆曰鑑。因鑑能照物取義。《唐書·張九齡傳》𤣥宗千秋節,九齡述前興廢之原,爲書五卷,號千秋金鑑錄,以申諷諭。《宋史·司馬光傳》光編年史,名資治通鑑。

又《韻會》通作監。《書·泰誓》厥監惟不遠,在彼夏王。

又《酒誥》人無于水監,當于民監。

又鑒寐,假寐也。《齊武帝詔》永思民瘼,弗忘鑒寐。《梁武帝詔》興言夕惕,無忘鑒寐。

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古銜切《集韻》居銜切《韻會》居咸切,𠀤監平聲。義同。

又《集韻》胡暫切,音𤑃。陶器,如甀大口,以盛冰。《正字通》冰鑑,盛冰器。上體如斗,有疏稜。鏤底如風窗,承以大盤,置食于上,設冰于盤,使寒氣通徹,以禦暑。《周禮·天官·凌人》春始治鑑。《註》鑑,如甀大口,以盛冰,置食物于中,以禦溫氣,春而始治之。《疏》漢時名爲甀,卽今之甕是也。《釋文》胡暫反。本或作監。《又》祭祀共冰鑑。

又《集韻》胡懺切。與㽉同。《博雅》瓽𤬪,㽉也。

又《韻補》叶經𩃓切,音見。《張衡·七辯》淑性窈窕,秀色美豔。鬒髮𤣥髻,光可以鑑。考證:〔《君奭》人無于水監,當于民監。〕謹照原書君奭改酒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