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乏字取名参考

乏
拼音 注音ㄈㄚˊ
部首丿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4画
康熙笔画(乏:5)画 部外4画
五笔tpi|tpu 郑码mwvv 仓颉hino
四角号码20302 统一码基本区 U 4E4F 结构单一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金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用作名词时指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,其形略似屏风。后引申为缺少,疲倦等意思。

取名寓意:乏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79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1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乏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乏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
2、乏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á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乏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乏字,晚辈忌讳用乏字取名。

乏同五行吉利字

乏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2   

〔古文〕𠓟《唐韻》房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扶法切,𠀤音伐。無也。《孟子》空乏其身。《禮·月令》季春,命有司振乏絕。《註》暫無日乏。

又匱也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韓厥曰:敢告不敏,攝官承乏。《註》猶代匱也。

又廢也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子往矣,無乏吾事。《戰國策》不敢以乏國事。

又射者所蔽。《周禮·春官》車僕大射共三乏。《註》一名容,用皮爲之,王大射張三侯,每侯有乏,使持旌告獲者,藉以蔽矢也。《儀禮·鄕射禮》乏參侯道。《疏》三分侯道。《左傳·宣十五年》文反正爲乏。《說文》反止爲之,反正爲𣥄。《徐鉉曰》尙書,惟正之供,反正不供,故曰乏。《通志》正乃射侯,正以受矢,乏乏以藏矢,是相反也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正部】乏

《春秋傳》曰:“反正爲乏。”房法切文二 重二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乏,《春秋左传》上说:“反写‘正’字,就成了‘乏’字。”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春秋傳曰。反正爲乏。

左傳宣十五年文。此說字形而義在其中矣。不正則爲匱𣥄。二字相郷背也。禮受矢者曰正。拒矢者曰𣥄。以其禦矢謂之𣥄。以獲者所容身謂之容。房法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1、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,其形略似屏风

乏,春秋传曰,反正为乏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容也。从反正,推事。受矢者为正,避矢者为乏。

故文反正为乏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

凡乏用革。——《仪礼·大射仪》

乏参侯道。——《仪礼·乡射礼》。注:“容谓之乏,所以为获者御矢也。”

2、无功伏安,电抗性伏安单位

动词

1、假借为贬。物质财富短缺

振乏绝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季春》。

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,无使乏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农不出则乏其食,工不出则乏其事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
空乏其身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2、又如:乏资(缺乏费用);乏力(缺少气力);不乏其人

3、荒废;耽误

子往矣,无乏吾事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

自严奏答无滞,不敢安寝,头目臃肿,事幸无乏。——《明史》

4、没有,无。如:乏趣(无味,没有兴味);乏手(手头不宽裕);乏角儿(没有名气的演员)

形容词

1、不正。如:乏样子(丑陋的相貌)

2、疲乏;无力

因其劳乏而乘之。——《新五代史·周德威传》

3、又如:乏倦(疲倦);乏乏(很疲倦);人困马乏

4、使土地贫瘠的,或使丧失力量或功效的。如:乏地

5、无能的,不中用的

我想昭君娘娘跟那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?——《老残游记》

6、又如:乏角儿(演技不高、没有名气的演员)

7、穷困。如:乏用(手头拮据);乏竭(竭尽;穷困);乏窘(穷困艰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