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仲字取名参考

仲
拼音zhòng 注音ㄓㄨㄥˋ
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6画
康熙笔画(仲:6)画 部首 部首笔画2画 部外4画
五笔wkhh 郑码nji 仓颉ol
四角号码25206 统一码基本区 U 4EF2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刑偶伤子,性刚灵活机敏,中年有灾难,晚年吉祥,双妻之格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仲字的本义是指位次居中,含义如同“中”字的本义。仲字又用来表示人的位次,即在兄弟中排行第二的人。

取名寓意:仲字用着取名寓指潜在的能力、博学多才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33456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4%,男孩名字占74%,女孩名字占:2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仲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仲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仲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òng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仲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仲字,晚辈忌讳用仲字取名。

仲同五行吉利字

仲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94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直衆切,蟲去聲。《釋名》父之弟曰仲父。仲,中也,位在中也。《禮·檀弓》幼名,冠字,五十以伯仲。

又樂器。《爾雅·釋樂》大籥謂之產,其中謂之仲,小者謂之箹。

又《水經注》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,謂之翁仲。

又姓。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。又仲孫,複姓。

又與中通。仲春亦曰中春,仲子亦曰中子。《前漢·外戚傳》同產兄弟四人,曰子、孟、中、叔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八】【人部】仲

中也。从人从中,中亦聲。直衆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仲,仲裁。字形采用“人、中”会义,“中”也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中也。

* 通同。伯仲叔季爲長少之次。伯仲見於此。子部曰。季,少偁也。叔則少之假借字也。古者幼名,冠字。冠字者,爲之且字也。且字也者,若尼甫,嘉甫是也。五十以伯仲。乃偁伯某甫,仲某甫。以伯仲而後成字。伯仲之下一字爲且字。且者,薦也。爲伯仲之薦也。伯仲生而已定。故士冠禮字辭曰。伯某甫。雖定此字。而五十以前但偁某甫也。女子筓而字。則曰伯姬,曰仲姬。毛傳於大明曰。仲,中女也。於燕燕曰。仲,字也。皆言婦人也。二傳其實一也。古中仲二字互通。

从人中。中亦聲。

直衆切。九部。

汉语字典

zhòng

形容词

1、(会意兼形声。从人,从中。中亦声。甲骨文、金文作“中”。本义:排行第二)

2、同本义

仲,中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仲,中也,言位在中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
伯其甫、仲、叔、季惟其所当。——《仪礼·士冠礼》

五十以伯仲,周道也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。按,古者幼名冠字,冠字谓之且字,且,荐也。表之以字,所以为伯、仲、叔、季之藉也。殷礼二十为字之时,即兼伯仲叔季呼之,周礼始字不呼伯仲,至五十乃加而呼之。女子则笄而字即称伯姬、仲姬。

伯仲之间见伊吕,指挥若定失萧曹。——杜甫《咏怀古迹》

孰与仲多。——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
3、又如:仲子(对兄弟中排行第二者的尊称;次子);仲兄(次兄;二哥);仲年(次年,第二年);仲弟(二弟);仲叔(兄弟中排行第二者)

4、假借为中。时序、位次居中的,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

以殷仲春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

律中仲吕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凡四时成岁,有春夏秋冬,名有孟仲季,以名十有二月。——《逸周书·周月》

5、又如:仲月(每季的第二个月);仲商(即仲秋);仲阳(即仲春);仲吕(中吕。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,又称“小吕”)

zhòng

名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