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僂字取名参考

僂
拼音 lóu 注音ㄌㄩˇㄌㄡˊ
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3画
康熙笔画(僂:13)画 部首 部首笔画2画 部外11画
五笔wlvg 郑码nkzm 仓颉ollv
四角号码25244 统一码基本区 U 50C2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僂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8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僂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僂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僂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ǚ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僂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僂字,晚辈忌讳用僂字取名。

僂同五行吉利字

僂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15   

《廣韻》落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侯切《正韻》盧侯切,𠀤音樓。《說文》尫也。《六書故》曲背也。別作瘻。《穀梁傳·成元年》曹公于手僂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西方高土,其人面末僂修頸,卬行。《白虎通》周公背僂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痀僂承蜩。

又屈也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雖有聖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

又曲薄曰聚僂。《莊子·達生篇》聚僂之中,則爲之。《註》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畚筥之類是也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郞豆切,樓去聲。僂佝,短醜貌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隴主切,音縷。義同。

又僂句。《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》臧昭伯如晉,臧會竊其寶龜僂句。《註》僂句,龜所出地名。

又《韻會》龍遇切,音慮。義同。《集韻》作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