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全字取名参考

全
拼音quán 注音ㄑㄩㄢˊ
部首人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6画
康熙笔画(全:6)画 部外4画
五笔wgf 郑码odc 仓颉omg
四角号码80104 统一码基本区 U 5168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是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多才巧智,清雅荣贵,中年劳,成功隆昌,名利双收之字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指完美、纯粹的、完备、完整。

取名寓意:全字用着取名寓指十全十美、纯洁、善良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45319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4%,男孩名字占65%,女孩名字占:3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全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全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全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á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全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全字,晚辈忌讳用全字取名。

全同五行吉利字

全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126   

〔古文〕𠓴《唐韻》疾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從緣切《正韻》才緣切,𠀤音泉。《說文》完也。《玉篇》具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玉人之事,天子用全。《註》純用玉也。又姓。《韻會》吳有大司馬全琮。

又《韻會》州名。漢零陵郡,晉置全州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仝,完好。字形采用“入、工”会义。全,这也是篆文写法的“仝”字,采用“玉”作边旁。纯粹的玉叫作“全”。全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仝”字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篆文㒰。从王。

按篆當是籒之誤。仝全皆从人。不必先古後篆也。今字皆从籒。而以仝爲同字。

純玉曰全。

考工記玉人云。天子用全。大鄭云。全,純色也。許玉部云。全,純玉也。後鄭周禮注同許。按云純玉曰全者,引經說此字从玉之意。

汉语字典

quán

名词

1、(一作仝。会意。篆文从入,从王(玉)。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。本义:纯色玉)

2、同本义

全,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天子用全,上公用龙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·王人》

3、古州名。全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全县

4、姓

quán

形容词

1、完全

不明其义,君人不全。——《礼记·祭统》。注:“犹具也。”

天地无全功。——《列子·天瑞》

唯全人能之。——《庄子·庚桑楚》

以全争于天下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

墓中全乎为五人。——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2、又如:全装贯带(全副武装);全副(全套);全家;全甲(全部披甲的士兵);全仗(全部的仪仗兵卫;完全依靠);全兵(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);全舍(全部舍弃);全批(统统);全全(全部;统统);全周(周全;全面);全争(不动一卒,不攻一城,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);全别(完全变了样,完全不一样);全制(完全控制);全遂(完全遵从);全错;全怪我;全无心肝;全完(全部缴纳);全旨(全部的意蕴、含义);全通(全部通晓);全量(全部,所有);全灶(全能的厨师);全行(全部);全副(整个);全宗(整个宗族);全批(全体);全颗(一群人的全体);全额(全部规定的数目)

3、完备,完整

法不平,令不全,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。——《管子·任法》

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

城郭不备全,不可以自守。——《墨子·七患》

牺牲之不全肥。——《墨子·明鬼下》

全吴之地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全石以为底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
全身盔甲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4、又如:全帖(共有十面的礼帖,用红纸折成,用于隆重的礼节);全分(全套;一整套);全挂子(一整套的);手稿不全;全牛(完整的牛);全羽(完整的彩色鸟羽);全衣(完整的衣着);全具(用于祭祀的牲畜身体完整无损);全肥(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);全牲(完整的家畜);全气(精气完整);全功(完满的功业);全安(完满安乐);全道(完满地掌握为君之道)

5、完美。如:全功(功业完美,泽被万物);全行(品行完美无缺);全毁(完美与败类);全德(道德上完美无缺);全声(完美的声音)

6、纯,纯粹的。与“杂”相对

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。——《荀子》

quán

动词

1、保全

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?——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千万不复全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苟全性命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2、又如:全国为上(少杀人,少破坏,能完整地得到敌方领土与百姓为好);全身远害(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);全名完节(保全自身的名誉和节操);全活(得以保全生命);全交(保全交情和友谊);全福(保全所享有的幸福);全功(保全身心之功);全生(保全天性,顺其自然);全交(保全、维护友谊或交情);全守(保全节操);全安(保全平安);全佑(保全,庇护);全忠(保全忠贞);全物(保全物类的生命);全和(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);全性(保全天性);全真(保全天性);全节(保全气节;妇女保全贞操);全养(保全,养成);全济(保全,救活);全躯(保全自己的身体、生命);全护(保全,保护)

3、保持。如:全义(保持节操);全精(保持精神)

4、通“痊”,病愈

十全为上。——《周礼·医师》。注:“犹瘉也。”

复之全之。——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quán

副词

完全,都

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