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嗢字取名参考

嗢
拼音 注音ㄨㄚˋ
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
康熙笔画(嗢:13)画 部外10画
五笔kjlg 郑码jklk 仓颉rabt
四角号码66012 统一码基本区 U 55E2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嗢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1%,男孩名字占55%,女孩名字占:45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嗢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嗢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嗢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à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嗢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嗢字,晚辈忌讳用嗢字取名。

嗢同五行吉利字

嗢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03   同文本:P1641   

《玉篇》乙骨切《唐韻》烏沒切,𠀤音搵。《說文》咽也。《潘岳·笙賦》援鳴笙而將吹,先嗢噦以理氣。《註》咽中先噦而理氣也。一曰嗢噦,吐飮之貌。

又《廣韻》複姓,後魏書有嗢盆氏。又三字姓,嗢石蘭氏。

又《集韻》烏八切,音穵。義同。嗢字从口𥁕聲。考證:〔《潘岳·笙賦》先嗢噦而理氣。〕謹照原文而改以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二】【口部】嗢

咽也。从口𥁕聲。烏沒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咽也。

咽當作噎。聲之誤也。欠部曰。䯉,咽中息不利也。與嗢音義同。𥬇云嗢噱者。嗢在㗋中。噱在口也。

从口。𥁕聲。

𣳚切。𥁕聲在十三部。與十五部合音冣近也。

汉语字典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口,昷声。本义:咽)

2、咽,通过口和喉关入胃内

嗢,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3、又如:嗢咽(吞咽,饮吞)

4、笑

乐不胜谓之嗢噱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
嗢噱终日。——《琴赋》

5、又如:嗢呼(笑呼)

6、吐出。如:嗢嗢(反胃欲呕的声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