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囋字取名参考

囋
拼音 zàn cān 注音ㄗㄚˊㄗㄢˋㄘㄢ
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19画 总笔画22画
康熙笔画(囋:22)画 部外19画
五笔ktfm 郑码jmrl 仓颉rhuc
四角号码64086 统一码基本区 U 56CB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暂无。

取名寓意:囋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2%,男孩名字占52%,女孩名字占:4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囋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囋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囋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á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囋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囋字,晚辈忌讳用囋字取名。

囋同五行吉利字

囋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15   

《集韻》才達切,音巀。《博雅》嘈囋,聲也。《陸機·文賦》務嘈囋而妖冶。《註》𡌨蒼曰:嘈啈,聲貌。啈與囋囐同。《集韻》或作囐𠱥𠵃啐。

又《廣韻》嘈囋,鼓聲。

又《北魏書·西域傳》波斯國人號王曰醫囋。

又《集韻》子末切,音拶。聲多也。

又《類篇》才贊切,音㜺。譏也。《集韻》書作𡂐

又《集韻》千安切。同餐。吞也。

又《正韻》與賛讚同。《荀子·勸學篇》問一而告二,謂之囋。《註》囋卽讚字,謂以言强讚助之。

又《類篇》在坦切,音囋。嘲也。◎按各韻書或作𡂐𡂐,皆重文。𡂐字从兓作,不从㚘。

说文解字

汉语字典

形容词

1、多言

故不问而告谓之傲,问一而告二谓之囋。——《荀子》

2、另见 zàn

其它字义

zàn

动词

1、讥嘲

囋,讥囋,嘲也。——《广韵》

2、又如:囋念(狡猾)

3、夸赞

痴珠囋声好,跨进屏门。——《花月痕》

4、另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