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它字取名参考

它
拼音 注音ㄊㄚ
部首宀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5画
康熙笔画(它:5)画 部外2画
五笔pxb 郑码wdrr 仓颉jp
四角号码30712 统一码基本区 U 5B83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代词,称人以外的事物。

取名寓意:它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208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7%,男孩名字占54%,女孩名字占:4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它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它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它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ā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它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它字,晚辈忌讳用它字取名。

它同五行吉利字

它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281   

《玉篇》古文佗字。佗,蛇也。《說文》虫也。本作它,从虫而長。上古艸居,慮它,故相問無它乎。

又《玉篇》非也,異也。《正字通》與佗他同。《易·比卦》終來有它吉。《禮·檀弓》或敢有它志,以辱君義。

又《揚子·法言》適堯舜文王爲正道,非堯舜文王爲它道,君子正而不它。

又《正譌》它,虫之大者。象寃曲𠂹㞑形。今文加虫作蛇,食遮切與托何切,二音通用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三】【它部】它

虫也。从虫而長,象冤曲垂尾形。上古艸居患它,故相問無它乎。凡它之屬皆从它。蛇,它或从虫。託何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食遮切。文一 重一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它,蛇。字形采用“虫”的结构,通过拉长“虫”的尾巴形成“它”字,字形蛇的身子蜷曲而垂尾的形状。上古时代的人们居住在草野 之中,总是担心虫蛇的侵害,因此见面时总是互相问候说“你没碰到蛇吧?”所有与它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它”作边旁。“蛇”,这是“它”字的异体字,采用“虫”作边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虫也。从虫而長。象冤曲𠂹尾形。

𠂹各本作垂。今正。𠂹者,艸木華葉𠂹也。引申爲凡物下𠂹之偁。垂者遠邊。非其義。冤曲者,其體。垂尾者,其末。它象其臥形。故詘尾而短。它象其上冤曲而下垂尾。故長。詘尾謂之虫。垂尾謂之它。它與𠂹古音同也。詩。維虺維蛇。女子之祥。吳語。爲虺弗摧。爲蛇將若何。虺皆虫之叚借。皆謂或臥或垂尾耳。臥者較易制。曳尾而行者難制。故曰爲虺弗摧,爲蛇將若何也。託何切。十七部。今人蛇與它異義異音。蛇食遮切。

上古艸凥患它。故相問無它乎。

上古者,謂神農以前也。相問無它,猶後人之不恙無恙也。語言轉移,則以無別故當之。而其字或叚佗爲之。又俗作他。經典多作它。猶言彼也。許言此以說叚借之例。羔羊傳曰。委蛇,行可從迹也。亦引申之義也。

凡它之屬皆从它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虫形。本义:虫) 同本义。后作“蛇”

它,虫也。从虫而长,象冤曲垂尾形,上古草居患它,故相问“无它乎?”——《说文》

代词

1、称代人以外的事物。如:煤炭,很多工业离不开它;香山观,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它——口语中与“他、她”无分别。如:它比(引他类比附)

2、表示第三人称。如:生它个儿子(生他一个儿子)

3、表示指称。相当于“别的”、“其他的”

无它异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贝勒及它将。——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帛布及它物。

与它石迥异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

4、又如:它罪(别的罪名);它肠(它心,二心);它人(别人);它年(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);它名(另外的名);它所(其他地方)

5、虚指。如:干它一场;吃它一顿

6、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