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擢字取名参考

擢
拼音zhuó 注音ㄓㄨㄛˊ
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7画
康熙笔画(擢:18)画 部首 部首笔画4画 部外14画
五笔rnwy 郑码dyyn 仓颉qsmg
四角号码57015 统一码基本区 U 64E2 结构左右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非姓氏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拔,抽;提拔,选拔。

取名寓意:擢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2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0%,男孩名字占54%,女孩名字占:46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擢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擢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擢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ó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擢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擢字,晚辈忌讳用擢字取名。

擢同五行吉利字

擢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459   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直角切,音濁。《說文》引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拔也。自關而西,或曰拔,或曰擢。《廣韻》抽也,出也。《戰國策》擢之乎賓客之中,而立之乎羣臣之上。《前漢·公孫弘傳》天子擢對爲第一。

又《增韻》聳也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抗仙掌以承露,擢雙立之金莖。

又《玉篇》去也,徹也。《禮·少儀》侍投則擁矢,不角不擢馬。《疏》投壺,立籌爲馬,至三馬而成勝。若𤰞者雖得二馬,亦不敢徹尊者馬,足成已勝也。《莊子·騈拇篇》擢德塞性以收名聲。《註》拔去自然之德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擢

引也。从手翟聲。直角切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引也。

毛傳曰。楫所以擢舟也。擢舟,謂引舟也。

从手。翟聲。

直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
汉语字典

zhuō

动词

1、(形声。从手,翟( )声。本义:抽引,拉拔)

2、同本义

擢,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擢,拔也。——《方言二》

拔根曰擢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
擢贾之发,以赎贾之罪,尚未足。——《史记·范雎列传》

夫十围之木,始生如蘖,足可搔而绝,手可擢而拔。——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

卓齿之用齐也,擢湣王之筋,悬之庙梁。——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

蔚鹅城之南麓,擢仙李之芳根。——宋·苏轼《惠州李氏潜珍阁铭》

车上御驰马,蓬中擢舟船。——汉·王符《潜夫论》

风起,风起,擢入白擢花里。——明·刘基《如梦令·题画》

3、又如:擢筋剥肤(擢筋割骨。犹言抽筋剥皮。比喻剥削深重残酷);擢发(拔下头发)

4、选拔

擢,今俗凡迁官曰擢。擢,犹升也,进也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
5、又如:擢佐(选拔辅佐人才);擢奇(选拔奇才);擢举(选拔荐举)

6、拔官,提升官职

程乌、李育以有才干,皆擢用之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

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。——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时瑞已擢嘉兴通判。——《明史》

7、又

擢瑞户薄主事。

8、又如:擢引(提拔);擢任(提拔任用);擢拔(提拔);擢拜(提拔授官);擢进(提拔进用);擢叙,擢序(提拔叙用);擢授(提升);擢登(犹擢升)

9、耸出

擢干方数尺,幽姿已苍然。——韦应物《郡斋移杉》诗

10、又如:擢本(高耸的样子);擢拔(犹耸出,耸拔);擢削(耸立突出的样子);擢干(谓树干挺生、耸拔)

11、登,及。如:擢科(登第);擢冠(登第夺魁);擢桂(犹折桂。指科举及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