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梵字取名参考

梵
拼音fàn 注音ㄈㄢˋ
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梵:11)画 部外7画
五笔ssmy|sswy 郑码ffqd 仓颉ddhni
四角号码44217 统一码基本区 U 68B5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起名意思:指草木茂盛的样子。译音用字。也意为清净、寂静。

取名寓意:梵字用着取名寓指内敛、与世无争、心平气和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09333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3%,男孩名字占49%,女孩名字占:51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梵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梵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梵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àn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梵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梵字,晚辈忌讳用梵字取名。

梵同五行吉利字

梵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531   
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𠀤扶泛切,音帆。《說文》出自西域釋書。《韻會》華言淸淨,正言寂靜。

又《字彙》梵唄,吟聲。

又《廣韻》房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扶風切,𠀤音馮。木得風貌。《類篇》風行木上曰檒。或作梵。

又《集韻》房尤切,音浮。義同。

又《唐韻》《漢都鄕正衞彈𥓓》梵梵黍稷。借作芃芃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六】【林部】梵

出自西域釋書,未詳意義。扶泛切文一 新附

汉语字典

fàn

形容词

1、(形声。从林,凡声。本义:梵梵:草木茂盛的样子)

2、同本义

梵,即芃之俗体。——清·钮树玉《说文新附考》

3、梵语Brahmā音译词“梵摩”、“婆罗贺摩”、“梵览摩”之省,意为“清净”、“寂静”

净修梵行。——《妙法莲花经》

4、又如:梵心(清净之心);梵志(以清静为志);梵门(清净的法门);梵事(清净的佛事)

5、佛经原用梵文写成,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,皆称梵。如:梵言(佛经);梵境(佛的境界);梵楼(佛教的楼阁);梵磬(佛寺之磬);梵学(佛学)

6、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,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,常冠以梵字,以示与中华有别。如:梵本(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);梵表(梵方。指印度);梵志(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,指婆罗门);梵俗(印度风俗)

fàn

动词

诵经。如:梵响(梵声,念佛诵经之声);梵诵(佛教诵经);梵呗(梵音,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)

fàn

名词

1、诵经声

午梵隔云知有寺,夕阳归去不逢僧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游钟山四首》

2、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