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
符字取名参考

符
拼音 注音ㄈㄨˊ
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1画
康熙笔画(符:11)画 部外5画
五笔twfu 郑码mnds 仓颉hodi
四角号码88243 统一码基本区 U 7B26 结构上下结构

取名参考

五行属性:木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刑偶伤子,清雅身瘦,中年奔波,晚年吉祥。 (仅供参考)

起名意思:本义指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。后引申为记号,标志,相合,一致等。

取名寓意:符字用着取名寓指胸怀大志、细致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2210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8%,男孩名字占66%,女孩名字占:34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符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符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
2、符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ú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符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符字,晚辈忌讳用符字取名。

符同五行吉利字

符同笔画吉利字

康熙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880   

《廣韻》防無切《集韻》馮無切《正韻》逢夫切,𠀤音扶。《說文》符,信也。漢制以竹,長六寸,分而相合。《釋名》符,付也。書所敕命于上,付使傳行之也。《玉篇》符,符節也。分爲兩邊,各持一以爲信。《篇海》符者,輔也,所以輔信。又驗也,證也,合也。《六書音義》符之爲言扶也,兩相符合而不差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門關用符節。《註》符節者,如今諸官詔符也。《史記·五帝紀》黃帝合符釜山。《註》合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。《高祖紀》六年,剖符行封。《孝文紀》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、竹使符。《註》張晏曰:符以代古之圭璋,从𥳑易也。師古曰:竹使符,與郡守各分其半,右留京師,左以與之。

又符瑞。《禮·記註》萬物之符長。《疏》符謂甘露、醴泉之屬。

又符籙。《帝王世紀》黃帝討蚩尤,西王母以符授之,乃立請祈之壇,親自受符。

又木膚也。《山海經》丹木赤符而黑理。

又書名。《黃帝泰階六符經》《隂符經》《春秋·感精符》。

又官名。《前漢·趙堯傳》堯爲符璽御史。

又姓。《廣韻》魯頃公之孫雅仕,秦爲符璽令,因而氏焉。

又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沛郡有符離縣,犍爲郡有符縣,巴郡有符特山。《趙充國傳》匈奴發騎,旁塞至符奚盧山。《北史·隋本紀》開皇十五年,旅王符山。《山海經》符禺之山,符禺之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。

又獸名。《後漢·班超傳》月氏貢符拔。《註》符拔,形似麟而無角。

又竹名。《廣東新語》雙髻峰下百十步,劉仙壇側有符竹,竹不甚高大,止數尺,葉上有文如蝸涎,如古篆籀,其行或複或單,或疎或密,葉葉不同,若今巫覡所書符者。一竹中有一葉二葉,或數十竹中無一葉,葉雖枯而文色不改。文多白,與葉色不同。山人謂之竹葉符,每以餉客。

又敷無切。《史記·律書》萬物剖符甲而生。《註》符,音孚。

又叶房尤切。《陳琳·大荒賦》考律歷于鳳鳥兮,問民事于九鳩。傷典墳之圯墜兮,關大聖之顯符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五】【竹部】符

信也。漢制以竹,長六寸,分而相合。从竹付聲。防無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符,朝庭授权的信物。朝中信物,汉代的制式是以竹为材,长六寸,切分后可以准确相合。字形采用“竹”作边旁,“付”是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信也。漢制㠯竹。長六寸。分而相合。

周禮。門關用符節。注曰。符節者,如今宫中諸官詔符也。小宰傅別,故書作傅辨。鄭大夫讀爲符別。漢孝文紀。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,竹使符。應劭云。銅虎符一至五。國家當發兵。遣使至都合符。符合乃聽受之。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。長五寸。鐫刻篆書。第一至第五。張晏曰。符以代古之圭璋。從𥳑易也。按許云六寸。漢書注作五寸。未知孰是。

从竹。付聲。

防無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竹,付声。从“竹”,表示与竹子有关。本义: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,双方各执一半,以验真假)

2、符信

符,信也。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有铜虎符,竹使符,或曰五寸,古用圭璋,其后乃以符代之。

门关用符节。——《周礼·掌节》。注:“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。”

若合符节。——《孟子》

封皇帝玺符节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》

晋鄙合符,疑之,举手视公子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3、又如:符玺(古代帝王的印章);符宝郎(古官名。即“符玺郎”,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);符契(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);符传(古代符信之一。用于出入门关)

4、征兆

守尔天符。——《答宾戏》。注:“相命也。”

以风符应合于天地。——《史记·李武纪》

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。——《汉书·刘辅传》

5、又如:符兆(征兆);符应(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应);符表(显露的征兆);符瑞(吉祥的征兆)

6、符箓,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

也有送符水的,也有荐僧道的,总不见效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7、又如:符水。也叫神水。道士用以治病;符壳(道家的符录。亦比喻《金刚经》);符书(符箓)

8、盖有官府印信、下行公文的一种。如:符书(官府文书);符敕(敕命文书)

9、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。如:符文(敕命文书公文);符目(符敕等公文的题签);符帖(简帖)

10、票证;单据。如:符验(凭据;证件)

11、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。如:符命(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);符祥(符兆);符运(犹符命);符历(记录符命的历书)

12、契约。如:符儿(借契;字据)

13、符号。如:音符;休止符

14、通“莩”。莩甲。草木种子外皮

甲者,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。——《史记·律书》

15、姓

动词

1、符合;相同

岂非道之所符;而自然之验邪?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·序》

2、又如:符同(符合;相同);符协(符合;相同);符会(符合);符应(符合);符验(证验,符合应验)